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吃喝玩乐
婚礼幸福时刻最体现尊贵的嫁女饼

[ 2006-10-31 15:20 ]

 

环球在线消息:又到一年一度的婚嫁旺季,适逢今年又是双春兼闰月的好年,结婚嫁娶的特别多。按照广东人的传统习俗,婚嫁之前,礼饼是绝对不能少,女家派礼饼给亲友就等于正式宣告家中有女儿将要出嫁。虽然,如今潮流西化不少,礼饼品种也各式各样,特别是增加了西式蛋糕,,但是嫁女饼这一传统礼饼,至今仍是许多家庭嫁聚的最热门选择和尊贵聘物。

四色绫酥显吉利

四色绫酥显吉利

广东地区结婚嫁娶最常见的嫁女饼,也叫绫酥。传统礼饼中“绫酥”与衣饰典故有关。昔日豪门嫁娶以礼饼的丰厚显示体面和气派,绫罗绸缎乃贵族之四款华贵衣料,其中“绫”最名贵。故此,礼饼就以“绫酥”为首选,喻意荣华。

绫酥(价钱在1~4元不等)有黄、白、红、橙四色之分:黄绫以豆蓉做馅,喻意贵族和皇气;白绫以爽糖或五仁做馅,代表了女方的贞洁;红绫最讲究也最贵,以莲蓉做馅,也有用冬蓉的,喻意喜庆的气氛;橙绫则有豆沙或椰丝做馅,喻意小两口今后生活金灿灿。有些绫酥中还可加入蛋黄,彰显高贵。据了解,四色绫酥的出现,代表了老百姓对新人新生活的寄托,也从另一角度看到了对老人家的尊敬。因此,正宗的广州人,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家的,都必定会按传统办事,务求大吉大利。

除了嫁女饼,还有龙凤饼(大概12元一对),即由男家准备两对,自己一对,过大礼时回给女家一对,用作上头时及祭祖之用。龙凤饼分别雕上了龙凤图样,油皮莲蓉馅,做工十分精细。

派礼饼也有讲究

礼饼因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各异,台湾习惯叫喜饼,广东人习惯叫嫁女饼,一般都可以结婚礼饼而统称之。旧时西关一带繁华非常,住户多是富裕人家,“西关小姐”出嫁,都非得要订购莲香楼的“嫁女饼”、“老婆饼”,只有这样才显得体面。在广东四乡地区,会增加核桃酥和圆蛋糕,有些农村地区还有西樵大饼,送礼的时候以一担担来计算,十分夸张。

在以前,嫁女饼一般都是男方在过礼时候一担担地送去女家,以前只以“担”来计算饼的数量,1担=50公斤,而0.5公斤又分为四头或八头。四头表示0.5公斤4个饼(大饼),八头表示0.5公斤8个饼(细饼),从来不会说多少个饼,而会用几担、几公斤和几头的说法。在派饼的时候,一定要双数,喻意好事成双,而且最少要派两个,俗称“双扁”。辈份较亲的要0.75公斤或以上,较疏的亲友则没有上限,可派4个至6个。

现在人们结婚,嫁女饼作为一种好的意头,在购买的时候是丰俭由人的。莲香楼的嫁女饼,有大盒和小盒之分,大盒可以摆放6~8个大饼或8~10个小饼,用于送老人家最好。有时以4个大饼搭配4个小饼,也可以悭一点。在派喜帖的时候,礼饼要亲自送给长辈,其他亲友则可以礼饼券代替,方便得体。

嫁女饼“唔悭得”

改革开放后,送嫁女饼的传统依旧延续了下来,但在数量上就明显减少了。据莲香楼介绍,以前派送嫁女饼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以一担担的饼来计算,越多代表越是高贵,虽然现在已没有人这样派饼,但在婚礼前送上嫁女饼还是老广们必做的事。据悉,新人到莲香楼购买五六百个嫁女饼再派送的比较普遍,其中包括礼饼券,也有些来粤工作的新客家人会学着广州的传统,购买一百几十派给友人。

小小的一个嫁女饼,既渲染了喜气,又宣布了喜讯,这种传统习俗在老广中广泛流传,是不可轻率的一环,用俗语说就是“唔悭得”。有人说,若没有食过你家送来的嫁女饼、喜糖,就怎么都不认为你女儿已经嫁了出去。嫁女饼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学问,从制作到售卖到包装到送礼,都有着一套理论。只有把嫁女饼不断的流传下去,才不至于在哪一天失传。


12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