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绅士风尚
企业家的衣冠楚楚之道

[ 2006-12-18 16:46 ]

 

而对于一代枭雄顾雏军来说,他的装扮则承载着自己命运大起大落的戏剧意味。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笔者曾与顾雏军有过三次接触。对于他而言,有三样东西似乎永远无法改变:吊带裤、大号眼镜框和他的倔脾气。

第一次接触是在2001年11月。而在一个月之前,他刚收购了科龙电器,风光无限。他一头乌黑的短发,笑容可掬的面庞上架着一副金边的特大号眼镜,竖条纹的白衬衫配上一条

黄底红格的领带,深蓝色的西装裤吊带上是一组穿着红色体恤衫、正在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意气风发的他,谈起当时媒体对“顾氏循环理论”的批评时不屑一顾:“没人可以说三道四!”

第二次接触是在2004年11月。那几年,他开动并购战车,先后收购了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威力电器等公司。但在一个月之前,他遭到郎咸平的炮轰,成为侵吞国有资产的“典型代表”。

第三次接触是在2005年7月底。2个月前,因为涉嫌违反证券法规,旗下的科龙电器正在接受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在北京贵宾楼三楼的咖啡厅内,他还是戴着那副特大号眼镜、穿着那条印有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的西装裤吊带,不过领带已经卸下,一直敞着衬衫领口,情绪显得格外低沉。说到动情处,他摘下大号眼镜框丢在桌上,然后仰起头来侧身长望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想拼命压抑住眼眶里的泪花,但脸上的痛苦和沮丧却在一寸一寸地扩散,并最终瓦解了他眼里昔日的凌厉和自信,一头花白的头发显得愈发刺眼。良久,他才回过头来说:“我绝望了……”

有人总结:吊带裤是顾雏军接受西方观念熏陶的结果,大号眼镜框则是他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接受旧式传统教育的遗留物,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却害苦了他。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