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为例,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近40场新年音乐会将陆续登场,而来自欧洲大陆的乐团是绝对主力。其中包括德国柏林国家交响乐团、瑞士洛桑交响乐团和法国巴黎索邦交响乐团等等。
西方演出团体“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同走马灯一般杀入中国市场,令人眼花缭乱。
数月前,迪士尼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一百零一场,票房收入达6000万元人民币,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当下全球演出业的自由贸易中,西方文化产品因拥有品牌、销售网络等优势,在中国大城市的演出市场已占尽风光。
尽管外国名团、名角频频造访,说明中国文化消费正日益与国际接轨,但舞台上迎来送往始终只是别人的热闹,本土文化产业仍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令有识之士忧虑。
2006年,在这一“洋”演出压倒本土演出的尴尬情势下,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更显狭窄。广州文化部门一项关于广州粤剧观众构成的调查显示,粤剧观众加速流失,“铁杆粉丝”仅剩不足2000人。而在北京一些剧场坚持上演的京剧,尽管不乏名角,但观众自费观看演出的不到半数。
本土演出:“华丽”与“草根”平分秋色
一边是满眼锦绣,现代化影视手段纷纷登场,崇尚华丽包装的演出剧目占据演出舞台;一边是洋溢“草根”气息的演出疯狂走红。这看似矛盾的两道风景,代表了国内演出市场审美的两极分化。
2006年,本土演出中的“华丽派”与“草根派”似乎势均力敌,各有观众。
首部打着“都市粤剧”旗号的时尚唯美戏剧《花月影》在2006年突破500万元票房,这部戏舞台布景豪华,服装鲜明华美,且融入了流行音乐等多种时尚元素,希望借此吸引年轻观众。无独有偶,浙江小百花剧团在上海演出《梁祝》《春琴抄》等新作,走的也都是精美包装的路线。《春琴抄》的演员身穿日本和服,弹三弦琴,使得整个舞台弥漫浓郁的东瀛风情。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和德云社继续走红,从北京到上海,演出票房同样火爆。此外,所谓“土得掉渣儿”的原生态歌舞也几乎变成了一种另类的流行,追捧者甚至没有年龄界限。被称为演出市场老三样的芭蕾、交响、演唱会受到了相声、二人转、杂技、马戏、魔术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挑战。
面对演出舞台的“华丽派”与“草根派”,上海白领赵女士认为,“有更多元的选择,当然比没有好”。只是一年即将过去,能留下印象的好戏、佳作似乎太少。原创舞台对形式的追求超过了对艺术品质的锻造。她说,更期待看到那些能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打动人心的舞台作品。(编辑:王奕
来源:新华网)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