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居然在最近发行的新歌中把苏轼的名句唱错!这个事件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在各方面压力之下,伊能静昨天就此正式向歌迷道歉,并决定重录歌曲、修改唱片。
伊能静的新歌《念奴娇》,引用古今名诗词,由周杰伦作曲。其中一段引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伊能静把“纶”(guān)唱成了“伦”(lún),这句话在整首歌曲中出现了两次。
据悉,伊能静今天将来到上海进行新专辑的宣传,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伊能静也将给媒体一个正式说法。
伊能静通过博客公开道歉
事情发生后,伊能静在博客上对此事进行了解释和道歉:“当天在录音唱到这个字时有特别停下来,请录音助理用计算机去查一下,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发音是不同的。后来她回来后跟我说念‘伦’没有错,我们于是继续录音。后来才知道当时助理没有用计算机查而是用手机输入查询。”对于自己的错,伊能静态度诚恳,“我在这里诚心诚意地对各位纠正我的朋友致谢,并且感激于大家的提醒及担忧。”
记者连线了负责伊能静唱片中国内地宣传的助手李先生,他表示,伊能静本人现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事情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
《念奴娇》回录音室重新制作
记者了解到,对于此事,伊能静和唱片公司采取了紧急处理,伊能静已经进录音室修改、重唱、重新混音及压版。但是,第一批售出的专辑已经无法收回,伊能静对此感到“很抱歉,请大家能宽容。”
据透露,伊能静此次重新回到录音室录制《念奴娇》的整个过程非常繁复。因为专辑一共有五道音轨,伊能静必须全部重新再唱一遍。还要再重新做声音的平衡、混音、后期的母带制作等等。在经过了数天的反复调试折腾之后,第二版终于完成了。不过,尽管辛苦,伊能静对此非常坦然:“毕竟这是我的作品,无论过程如何,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
怀孕传言根本没那回事
据称,伊能静最近连日来都在为自己的这张新专辑奔波,甚至因此累倒。日前,有传言称她怀孕了。对于这样的传言,李先生也予以辟谣:“主要是近来通告太满了,伊能静身体有些吃不消。前一段时间在打点滴,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但是医生表示还是要多注意。”
本来伊能静因为身体原因打算取消中国内地的一些宣传,但是她还是坚持来到上海。据透露,这一次出发前往上海前,伊能静专门进了录音室,修改了“羽扇纶巾”的发音。据悉,她会在今天举行的新专辑《PrincessA》的上海记者会上与媒体见面。
她们也出错
蔡依林的“龃龉”
小天后蔡依林曾在翻唱王菲的《怀念》时,将歌词中“未完的‘龃龉’”唱成“未完的‘组雨’”。这一问题很快被网友发现,并招来争议。
蔡依林的经纪人蒋承缙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确实唱错了。她表示配唱时曾对“龃龉”的发音提出疑问,当时制作部经理告诉她发音为“组雨”,蔡依林就跟着照唱,而来自新加坡的制作人偲菘,当时也没发现这个错误。
不过,这已经不是蔡依林第一次出错,她之前还曾把成语“牛刀小试”说成“小刀一试”。
戴佩妮的“背影”
歌手戴佩妮毕业于马来西亚一所高校的中文系,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进入歌坛以来,也一直以品质优良的原创音乐立足,更赢得了“才女”的称号。她在新专辑主打歌《一个人的行李》歌词中写道:“我要一个人的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这被网友认为是错将朱自清当成了鲁迅,因为《背影》的作者原为朱自清而并非鲁迅。
对于这句话,戴佩妮表示歌词中的背影并不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而是引自鲁迅《野草》中的散文诗《影的告别》,借此表达一个人的寂寞与坚强,并用抽象的语汇来表达对文学大师的致敬。至于为何要“通宵”才能读得完,戴佩妮表示要读懂大师并非易事。
不过此种解释并不能让大家满意,依然有网友认为牵强。
快评
一字拷问“才女”明星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由苏轼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只中学生,可能连许多小学生都能背得十分流畅。可到了“才女”伊能静的嘴里,竟然娇滴滴地唱成了“羽扇‘伦’巾”,引来网友哂笑。
明星的文化素质高低,早已不是个新鲜话题。按照明星的制造流程,大多数明星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接受演艺培训,赶在20岁前尽快在娱乐圈亮相,“出名要趁早”。在明星的制造过程中,文化素质培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这也导致了许多明星成名后经常闹出低级笑话,甚至成为青少年的反面教材。
伊能静出过几本书,还习惯到博客中抒发生活感想,不少媒体称赞她“文笔自然流畅,细腻中不失思想的跳跃”。伊能静因此得到了“才女”的称号。“才女”犯错,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要比普通明星大得多。事实上,这并不是伊能静第一次犯错,她还曾把宋朝的李清照说成是明朝的,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好在伊能静的态度还算诚恳,主动在博客中对网友认错,表示要重新录音,修改唱片。作为一个有榜样意义的“才女”明星,应该要记得谨言慎行,随时为自己“充充电”。再华丽的光环也无法隐藏自身素质上的虱子。假如有一天连“才女”明星都沦陷了,那这个娱乐圈真是岌岌可危。
编辑:富文佳 来源: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