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电影电视>荧屏视界
太深奥看不懂 <大明王朝><卧薪尝胆>收视不佳

[ 2007-01-23 09:40 ]

 

太深奥看不懂 <大明王朝><卧薪尝胆>收视不佳
陈道明尝到“苦胆”

 

太深奥看不懂 <大明王朝><卧薪尝胆>收视不佳
是汉武帝还是嘉靖帝?

环球在线消息:1月19日,央视索福瑞公布了《卧薪尝胆》和《大明王朝》两部开年大戏的收视率,《卧薪尝胆》只得0.8,《大明王朝》只有0.3-0.4,用平日一部比较受欢迎的电视剧收视率至少在两点以上的标准来衡量,央视八套和湖南卫视这次压的宝双双失手。

湖南广电总局魏文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明王朝》看得他眼泪长流,他甚至要找省里的领导要求到哪一级干部必须看这部戏。选片子的人给予如此厚望,《大明王朝》失手的原因又在哪里?昨天(21日),一位普通观众的心声轻易道破谜底。“《大明王朝》涉及的主要是政治斗争问题,让我们这些只想在电视机前找下乐子的观众实在难以产生共鸣。”

太深奥普通观众看不懂

在《大明王朝》宣传册上有这样一句话:“嘉靖是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者,无为而无不为;海瑞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者,无畏而无不畏。”基本概括了创作者的观点。作为编剧,刘和平默默沉淀积累十年写就一部《大明王朝》,其对于作品的严谨态度和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可惜的是,在采访中,大多数观众对创作者的意图并不能完整透彻地领会,绝大部分人对25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毫无印象可言,更谈不上知晓嘉靖、海瑞构造的政治太极结构。沉重严肃的政治主题难以让看电视找乐子的观众产生共鸣,自然也就失去了观赏的兴趣。

《卧薪尝胆》的遭遇也十分尴尬,电视迷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一个百八十个字就能讲清楚说明白的成语故事,至于拍得这么隆重这么招摇吗?这部《卧薪尝胆》,编剧充分发挥想象力,又是添油又是加醋,从目前播出的故事看,又是越国公主逃亡、自尽,又是夫差出使,又是撤太子……进入高潮部分的铺垫是‘龙舟上装屎’又长又臭,看这架势,还不知道陈道明哪年哪月才能‘卧薪尝胆’呢!”

演出来的皇帝一个样

无论是《大明王朝》还是《卧薪尝胆》,编剧、导演、投资方都希望沉重的历史题材有可看性,为此,演员的选择堪称重中之重。陈道明出演勾践、陈宝国饰演嘉靖,这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上应该是第一流的演员阵容,可惜“演出来的皇帝一个样”成为记者采访中听到观众抱怨最多的一句话。

观众王先生说:“陈道明塑造的‘勾践’看上去挺邪乎,他语调行为过度夸张,动不动就高八度,在电视机里无端咆哮,吓得我只好降低音量,生怕扰民。当然,陈道明五六年没拍古装戏,在‘勾践’身上的突破还是有的,只不过该剧一开始就把‘勾践’塑造得太聪明、太强悍,演到最后,陈道明也就只能这样了,不会再有多少发挥的空间。”

观众李小姐说:“两个戏我都看了一点,感觉中国的皇帝都是一个样,陈道明演勾践和康熙没啥区别,陈宝国呢,演的嘉靖怎么看怎么像汉武帝。”

面对观众的质疑,陈宝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很无奈,他说:“我最近也很苦恼,因为拍戏没有什么人管我,很少有人跟我提要求。我想人家可能是碍于面子或者怎么样,人家很少要求,我又不善于说,表演全靠自己。作为演员,经验不能当饭吃,没人挑毛病很容易陷入重复创造。”

为塑造人物拔高历史

采访中,不少观众对两部开年大戏的剧情是否真实提出质疑,其中《大明王朝》最为明显,“嘉靖并未如此大规模的从上到下颁布过‘改稻为桑’的政令”、“嘉靖对于宦官的控制非常严厉,明嘉靖年间的宦官势力没有那么强,明宦官干政要到万历年间才逐渐发展,变得不可收拾”、“电视剧一开始的内阁议会中不应该出现高拱和张居正,从史书记载来看,直到嘉靖39年,高拱和张居正还没有入阁”成为观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观众何先生对于嘉靖皇帝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印象差别较大显得十分反感,他说:“翻案有点翻过了,编剧自创‘改稻为桑’国策推动剧情,就一部历史剧而言,无疑是一大硬伤,就算是不以为错,也不能加以褒扬吧,生生请一堆学者掰成‘合理虚构’也太扯了”。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也认为《大明王朝》对人物有拔高,“比如海瑞从福建上调到浙江做知县这个情节,张居正说这个人很厉害,要提拔他,裕王也知道了这回事。知县才多大的官,怎么可能引起高层的注意?这有点不靠谱。海瑞是去了户部之后才有了名气,之前没几个人知道他。”

观众应该提高素质

普通人构成的收视群体看不懂,懂历史的知识分子没时间看,面对低收视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两家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只能呼唤,“高素质的观众再多些。”

据悉,《卧薪尝胆》每集投资接近100万元,是内地迄今为止单集投资最高的电视剧,整剧投资高达4000多万元。《大明王朝》投资也高达3500万元。央视和湖南卫视都承认,购进这两部剧比一般情感类电视剧的价钱要高得多。

说到日前公布的低收视率,央视八套负责人说:“这种历史剧的慢热可以理解,现在每天三集的播出速度的确有点快。而且,这个剧前20集都是铺垫,高潮还在后面。”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表示,“收视率虽然不高,但很有含金量,和我们设想的差不多,吸引了高学历的社会中流砥柱的关注,而且这些观众的忠实度较高。”

采访中他们也表示,电视台会考虑在适当时机重播《大明王朝》、《卧薪尝胆》,“这两部戏本身有很高的回味价值,重播肯定会比首播的收视率高”。

请把说历史变成讲故事

□唐晓诗

十年前一部《雍正王朝》创下历史剧的收视和口碑巅峰,被誉为“官场教科书”,将不爱看电视的男性观众拉回荧屏前,一次又一次地对照现实咀嚼戏中情节。而自那以后全国也掀起了历史剧投拍热潮,却没有一部能复制当年的辉煌。

十年过去,如今的《大明王朝》虽有赶超之势却难掩低收视率的窘境。从写作到拍摄完成,前后花费了3年心血,对于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编剧刘和平都字斟句酌、尽力完善,以至于所有拿到剧本的人都说无法再改一个字。《大明王朝》不是不好,错只错在里面的权势斗争让普通百姓没太搞明白,殊不知,不是每个人都对复杂的人与人关系敏感,也不是人人都想深谙世事,想在这复杂的社会熔炉中洞察明细。结果,那些真正有时间拿电视当消遣的观众只落得看他人演戏自己也被演进去,跟着忙活半天最后也不能恍然大悟。

据说“百家讲坛”对于所有的讲者有一个要求:要让15岁的中学生愿意听,而且还要听的有兴趣。所以从一开始,这档听起来深奥的节目就不是在追求学问上的深刻,而是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解释经典。如果历史剧的编剧们也能借鉴这点,把严肃的说历史变成易懂的讲故事,说不定导演拍得轻松观众看得也高兴。(编辑:王奕 来源:沈阳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