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音乐综艺>古典乐坛
走出国门 中国音乐家影响西方古典音乐发展趋势

[ 2007-03-02 15:5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月22日,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五,中国指挥家张弦在英国国家歌剧院指挥普西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放下指挥棒后,她握着剧中女主人公咪咪的手,向鼓掌的观众谢幕。

这是张弦首次在英国国家歌剧院担任指挥。对这位33岁的中国指挥家来说,自2002年赢得纽约马泽尔-维拉指挥大赛联合一等奖,2005年获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及于2005于伦敦交响乐团签约以来,观众的掌声,评论家的称赞,已是常事。

对西方乐坛而言,世界上正在出现一件不寻常之事。张弦等新一代中国年轻音乐家代表着西方古典音乐界一种新的音响。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总编辑詹姆斯·伊文(James Inverne)认为,西方正面临一次文化地震。他指出,继钢琴家郎朗和李云迪之后,指挥家张弦、钢琴家陈萨、小提琴手黄蒙拉、小提琴手朱丹和吉他手杨雪霏等一大批中国音乐家,将在今后数年内塑造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趋势。

西方古典音乐也将影响中国

据估计,中国学习音乐的人数在1500万至6000万之间,专业音乐人达400万,至于音乐爱好者的人数就更多了。

“中国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伊文说道。“中国和网上下载音乐是对音乐业的两大冲击,会对几代人产生影响。”他认为,中国将从三个方面改变古典音乐:即听谁的演奏,听什么作品,以及观众的构成。

中国对古典音乐的影响这一议题,张弦认为要反过来看,要看一看古典音乐对中国的影响。谈到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前景,她表示数量固然相关,但古典音乐的精神境界更重要。

她觉得,在中国国内人们生活得很舒适,吃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山珍海味,每天还可以朋友在一起聊天。但张弦表示:“在日常生活以外,古典音乐可以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而这是中国最需要的。”

中国原创作品不多

目前,中国音乐界以对西方古典大师的演绎而非创作为主。虽然在古典音乐会上,中国交响乐团和西方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曲目明显增加,但那大多也是对中国传统民乐的改编,原创很少。

张弦作为指挥,乐团上演什么作品基本由她来定。她在指挥西方的乐团时,总是会支持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多写。而她最喜欢的是作曲家陈怡和黄若的作品。但是,目前可以演奏的作品并不多。

问起张弦为什么总是在音乐会上推广中国的音乐作品,她认为,这是责任,因为指挥最能推广作品。一方面,所有的指挥几乎都非常推崇本国的音乐。另一方面,中国的音乐更需要人们的支持。

鼓励孩子们学音乐

张弦三四岁起学习钢琴,六岁时,父母每周带着她坐六小时火车,从丹东去沈阳学习音乐,每次要呆上两天。父母忙的时时候,她就一个人去,家人在丹东送她上车,沈阳那头找人接她。30年后,张弦进入国际指挥家之列。

如今,中国学习钢琴的孩子人数多达3600万。在这些孩子的背后,站着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对于那一片天下父母心,张弦有什么建议吗?

她表示,学音乐是件很好的事儿,应该鼓励支持孩子:“即使不都成为钢琴家,学习音乐对他们的智力,品味和性格发展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指挥家之路

张弦11岁时,就读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音乐附中,主修钢琴专业。但是,“我的钢琴老师说我的手太小了,所以他不是很感兴趣。”张弦说:“但他觉得我乐感很好,耳朵非常好,记忆力也非常好。他建议我学作曲或音乐学……可我不喜欢作曲……音乐学我也不是很喜欢。后来,阴差阳错,认识了一个教指挥的老师……从来没有想过要学指挥。”此后,张弦放弃钢琴,改学指挥,师从中国指挥家郑小瑛、吴灵芬和俞峰。

她在中央音乐学院获得指挥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曾在中央歌剧院担任指挥,并指挥国大型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

张弦原本没想出国,只是因为当时有一位热心的美国来音乐教授,极力劝她去美国进修,并帮她办好了一切去读指挥专业博士学位的手续。“好吧,好吧,那我就去一下吧。”

1998年,她赴美留学,在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2002年,她参加在纽约首届马泽尔-维拉指挥大赛,获一等奖。此后,世界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Lorrin Maazel)把张弦收为弟子,在2002至2004年期间让她做候补指挥,于2004年任命她为助理指挥,并于2005年升任她担任副指挥。(编辑:王奕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