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女性地位正呈现出暧昧交错的形态:一方面是职场女“白骨精”的大量出现;另一方面,是多数女性主体意识的日益弱化和丧失。
我见到的很多女性,包括很多事业有成、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压根就没有想追求真正的平等,她们只想享受“平等”带来的权利,而拒绝一切义务。
另一方面,今天,很多女性在经济上已经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了,但她们的精神并没有真正地自立起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强烈暗示和催眠,她们恨嫁、哀叹命运的不公、为某人的一个眼神而彻夜难眠。符合她们要求的男人多半已经名花有主,“情人”于是成了某些女性苦涩又难以摆脱的身份。
与她相识的人如果达不到她的心灵高度,看她就只能仰视,仰望她的人自然很难在精神上让她感到满意。而事实上,即使她们愿意,那些不如她们的男人也大抵不敢高攀。
在这种困境中,许多女性开始怀疑自我奋斗的价值,认为是条件太高制约了自己的选择,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行文至此,想起了希拉里·克林顿,当她原谅了丈夫的风流韵事时,全世界都认为她是在政治野心驱使下的委曲求全。但站在希拉里的立场上,我却似乎能理解这位伟大女性的别样情怀:
作为才华卓越的女人,希拉里一定有“高处不胜寒”的苦涩。因为只有克林顿是真正懂得她、欣赏她的人,这样的理解和欣赏,是别的男人不能给她的,与心灵上的心心相印相比,外遇显然是一个次一等的问题。
这里还要提一提另一个出色的男人:彭蒂?阿拉亚尔维,芬兰总统哈洛宁的丈夫。这个男人当年和哈洛宁一样是低等秘书,15年后,他的职位不变,同居女友却已是国家元首。
但从未听过这个男人有什么不安和自卑,也不见芬兰人嘲笑他“吃软饭”。想象一下,类似事情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一段有尊严、有质量的男女关系,是要靠两个能对自己负责的公民来维系的。当我们指责女性在婚姻问题上世故时,男人们不妨想一想,如果在你的心里还有或多或少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还在把女人当成宠物来养而不是当作人来尊重时,女性的物化就是必然的。
宠而不爱,是对女性最大的蔑视。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男人向下择偶的倾向是确实存在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女性怀疑自己能力的前提。人是环境的动物,当自信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时,转变观念就指日可待。
编辑:富文佳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