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独家策划>07迎来话剧盛宴
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 2007-04-16 16:40 ]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令人神情黯然的时代。但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转向了现实主义,一扫既往浪漫、感伤的基调,转向悲愤、抗争,主动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开始走向成熟。

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第三期上,曹禺发表了他的四幕话剧《雷雨》。《雷雨》甫一出世便轰动了整个剧坛,后来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1936年12月19日,《赛金花》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公演。夏衍编剧,洪深、欧阳予倩、应云卫、史东山、司徒慧敏、尤竞(于伶)、孙师毅、凌鹤8人共同导演,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殿堂级人物。1937年,夏衍创作了多幕剧《上海屋檐下》。剧本通过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中国人的心理特征,透视出文化背景,传达出新时代即将到来的信息。

名作家、名导演、名演员人才辈出的同时,话剧也进入了一个大普及的时代。1938年10月,在重庆举行了第一届戏剧节。25个演剧队到街头、镇上演出,连续7个晚上公演抗敌戏剧,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空前盛举。而当时的中国,几十个民间职业剧团,几十个官办的专业演剧队和遍布士农工商各界的无数业余剧社,以各种剧目的连演、轮演、旅行公演、小剧场公演、义演等形式,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使话剧成了一项职业化程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形式。有人描述当时上海的情形是“剧院林立,观众云涌,一二个好剧本上演,风魔万人,持久不衰”。

1943年1月,怒吼剧社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公演《安魂曲》,陶行知看后激动万分,即派人回育才学校撞钟集合学生,连夜从北碚草街子步行百余里进城观赏最后一场演出。而育才学校话剧组的演艺水平亦不亚于专业剧团。话剧的影响和普及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打响后,戏剧家们以戏剧为武器,开展抗日救国的演剧运动。田汉、夏衍、洪深、陈白尘、于伶等在空前伟大的救亡运动中,同仇敌忾,表现出色——“国防戏剧”发挥了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团结御敌的作用。

当时还产生了“红色戏剧”,这是特定历史年代产生的群众性戏剧活动,每逢节假日都举行话剧演出,还经常到乡间巡回演出。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抽调了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东北,在部分地区组建文工团。他们每到一处,都边演出文艺节目,边做群众工作。《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等话剧在当时的民众中间反响很强烈。

编辑:杨鑫 来源:环球在线娱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