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三名主张在贸易问题上对华施压的美国人,第一次以参议员的身份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分别是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和科伯恩。行前,国会的“重量级”议员舒默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将决定他们返美后,是否会在国会表决一项以高关税迫使人民币升值的提案。不管他们此行的结果如何,但这一行动本身似乎还是传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美国国会议员们正试图亲身了解中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凭想象或道听途说,就在国会辩论中指责中国。
·三人都提过涉华议案
3月21日,三名参议员在北京访问。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将会见他们。据悉,他们的使命主要是就人民币汇率和美中贸易逆差这两个国会涉华热点问题与中方交换看法。以舒默为代表的一些议员提出了要么人民币升值27.5%,要么对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27.5%的关税的议案,并将本月31日作为寻求妥协的最后期限。
舒默是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联邦参议员,是国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的成员,在国会很有分量。他29岁时就成功当选联邦众议员,一连当了18年。1998年他参加联邦参议员选举并成功当选,2004年连任。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国会中最积极的就是舒默。这届国会12个此类议案,有3个是他提出的,两个是他联署的。
格雷厄姆参议员来自南卡罗来纳州,是国会的“老人”。他在国会保持着两项纪录:一是南卡罗来纳州1877年以来第一个当选联邦众议员的共和党人———民主党在南卡罗来纳州是“一统天下”,格雷厄姆打破了这一格局;二是参议院唯一一个目前仍在役的国民警卫队队员,上校军衔。当然,他不用打仗,而是从事军队法律事务方面的工作。格雷厄姆今年共提出35个议案,3个议案与中国有关,其中两个是要求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汇率的。
科伯恩参议员来自俄克拉何马州,也是共和党人。当议员前他是产科医生,据说曾为4000名婴儿接生,堪称国会第一。科伯恩在本届国会上也提了一项涉华议案,要求禁止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核电站项目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也许是当过产科医生的缘故,科伯恩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不同看法。
这三人来华并非偶然。他们的到来,正反映出美国国会对中国的重视。早在今年2月,国会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专家弗兰克·詹努奇就称:“国会在处理亚洲事务时,首要的议题是中国的发展,你会看到议员们将提出许多与中国有关的法案,其中大部分与贸易有关,因为今年是选举年,也因为我们与中国贸易逆差高达两千亿美元。”
·国会对中国的“三多”
近年来,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可以用“三多”来概括: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绩的人多了,愿意到中国来访问的人多了,希望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发挥影响的人多了。
议员们比过去更重视涉华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都在增强,愿意了解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施加影响。现在,国会有关中国的“民间性”专门小组数量看涨,成员增多。过去,国会有几个直接或间接与中国有关的小组,多由跟中国“过不去”的议员召集,比如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牵头的“中国人权小组”、“台湾连线”等。现在,“美中议会交流小组”比较活跃,“中国工作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议员,并举办了多次研讨会。
议员当中关注中国的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具有国际眼光、意识到中国重要性并主张加强美中友好的,如参议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他长期致力于中美友好。他是参议院资历最深的,所以也不怕别的议员说三道四,这是他的优势。一些年轻议员想推动中美友好却不敢这么做,因为他们资历浅,怕太突出了会影响日后的前程。第二类是关注国际问题,但仍无法摆脱冷战思维模式的,他们对中国有偏见,或者把中国看作前苏联的化身。第三类是选区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他们当中,有从中国获益的,特别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等对华出口大州的议员,也有认定中国使他们利益受损的,特别是南、北卡罗来纳州等纺织业、钢铁及汽车制造业大州,一些人把当地失业率上升归咎于中国。
据美国一家国会研究机构分析,经常出头露面、大张旗鼓地反对中国的议员,大约有20人左右。大多数议员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在涉华问题上会从选区利益和本人理念出发表达立场。
·涉华议案越来越偏经贸
美国国会对外关系的立场天然的比较强硬。这与国会在美国权力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有关,政府相对理智一些,而国会往往就比较激进。从中美建交到20世纪末,美国国会从未出现一个赞扬中国的议案。其实,议员提出一个议案易如反掌,填个表就行。就这么简单的事,居然没哪个议员愿“劳驾”一下,为促进中美友好做点事。说到底,那个时候没有人有这样的勇气。在国会,骂中国没人说你,谁要是说中国一句公道话,那就得等着有人数落你。然而情况在发生变化。如今,每届国会都会有一两个支持中美友好的议案。本届国会已提出两个对华友好的议案,都是支持和称赞去年10月“中国文化节”,鼓励中美文化交流的。还有一个议案呼吁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便利,加强中美教育交流。
议员们重视和愿意了解中国,总的来说是好事,但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客观上也可能会使他们提出的不利于中美关系的议案更加具有误导性。比如议员们提出的观点和主张,多有一定的依据和逻辑,不像过去那样搞得很“粗糙”;涉华议案也不像过去那样充满“政治口号”,而是涉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注意与民意挂钩。
总的说来,美国国会涉华议案的总数呈下降趋势,从20世纪后期每届国会提出170至180个涉华议案,到现在每届国会提出120个左右的议案。但议案的专题性十分突出,且经贸等问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过去涉华议案多是纯政治性的,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就连争吵了多年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争来争去,核心并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而在本届国会,提出的80多个议案,涉及经贸的有37个,接近一半,其中专门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就有12个,针对能源问题的有5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贸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和国会的关注程度。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的东亚问题助手郝德平也称,高额的美中贸易逆差是国会关注的一个重点:“这是每年价值两千亿美元国家财富的大转移。你再把这个数字乘以20,20年后我们会成为一个农业国家,试图向中国商人兜售牛肉和星巴克咖啡。”这种耸人听闻的观点,正在误导不明真相的普通美国人。
当然,涉华议案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并不是看数量有多少,而是看是谁提出的,支持的人都是哪些人,白宫的立场是什么。舒默作为民主党内比较稳健的一位参议员,又来自纽约州这样一个在全美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州,在参议院影响比较大,他竭力推动的议案就值得关注。
随着舒默设定的“最后期限”的临近,连《华盛顿邮报》都称,要求人民币升值27.5%,否则对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27.5%的关税的议案,“不可能成为法律”。国会和白宫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玩一玩”可以,但“玩”过了,就会出事。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已有浮动,中国政府难以脱离本国国情让人民币如此大幅升值,更何况,人为地让人民币升值本身就背离了美国人高唱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规则。
·为何爱拿中国说事?
美国国会议员爱拿中国说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内部政治斗争的需要。正如一位议员的高级助手所说,不论那些议员提出多少议案,最后能够获得通过的将寥寥无几。更多的议员只是认为拿中国问题说事既容易引人关注,引起共鸣,又不用承担政治后果,因而“敲打中国”成为人人可以搭乘的便车。
今年是中期选举年。在选举年,国会的党派斗争会比平常激烈,火药味会更浓。现在,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居多数地位,白宫的主人也是共和党人。《华盛顿邮报》就断言:“民主党人将会打中国牌。”
不过,专家指出,“打中国牌”也不是万能的,能否当选美国国会议员,主要看选民,而选民都是分选区和州的,他们不会看国会或白宫的“眼色”,甚至不看候选人为整个国家所立下的功绩,而是看他为选区或州所做的实事。2000年曾竭力反对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的众议员盖登森,当了一任国际关系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在国会对外政策问题上相当活跃,却在选举中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对手。选民说,盖登森只顾“国事”,忘了“家事”,“我们不稀罕”。(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