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中国因素将松动东西方思维惯性
[ 2006-04-03 09:20 ]

环球在线消息:

·全球化基本上是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

吃西式汉堡,看好莱坞大片,逛国际大超市,住世界知名酒店,越来越多外来词渗入我们的语言,古文经典被不少人所淡忘,教育方式也深受外国影响。当前,全球化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无论我们是否在乎,我们都难以摆脱当前全球化的影响。从学术上看,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种配置跨越了主权国家的边界,冲破了民族文化的禁锢,使全世界各个不相关的部分,以各种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相互依赖的关系。正因为此,许多人甚至惊呼,主权国家概念即将过时了。

这只是一种错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是,全球化虽然使生产要素超越了一般国家的民族主权界限,却没有超越强势国家的民族主权。本质上说,全球化基本上是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当前全球化正是欧美组合的西方文明主导下的进程。

回顾历史,强势国家总是能通过强大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塑造制度和规则,维护其核心国家利益,传播其文化价值观念。先是西班牙借哥伦布横渡大西洋之风,将其语言文化传入南美洲;再是大英帝国进一步演绎影响世界的历程,留下“日不落帝国”的痕迹;中国似乎也曾有影响全球的经历,在国力鼎盛时期,除了四大发明之外,郑和七下西洋传播文化,中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建立商业网络,敦煌莫高窟艺术等也都相继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中国这些全球性影响的确立正是建立在强大的国力基础上,也正是中国国力在百年前的衰落,给予了西方列强以影响世界的时机。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在20世纪后半期崛起,主导了现代全球化的进程。这主要包括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在制度上,美国主导建立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制,制订各类国际秩序规范,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也指导了上世纪初拉美、东欧、前苏联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转轨实践。在技术上,美国引领下掀起交通部门、电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技术变革。从这个角度看,当代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利益全球化,而我们受到的影响也多半还来自于美国。

·“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正如中国学者章百家所言,几十年来的中国外交进程是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本身的综合国力。毫无疑问,中国影响世界的能力也在增加。这使全球化越来越带有众多中国因素。

一与技术相关,有着各种的形形色色、实实在在的载体,与中国本身客观的大国地位紧密相连。比如,中国是核大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GDP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将要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世界各地争学汉语。王选、姚明、朗朗、李安、唐装和“神舟号”成为中国品牌。上海合作组织这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组织以中国的一个城市命名。这种因素使中国重新建构民族自信心,越来越使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存在,也逐渐医治了因迅速融入国际社会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症结”。

然而,这种或能看见、或能听见的中国特色却使某些人心存疑虑。这几年,盛行一时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一例。这实际上是世界对这种有实实在在载体的中国因素的不习惯,也是国际社会某些人对中国载体缺乏了解的负面心态。对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疑虑自然会消散。

二与制度相关,国际社会对这种中国特色作较为深刻的诠释,这就是国外所说的“北京共识”。它的倡导者高盛公司高级顾问雷默教授认为,中国追求的发展目标是和平、稳定和平等地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它遵循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实事求是原则,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动性。“中国的新思想在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正在指引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秩序接轨,同时使它们能够真正实现独立。我把这种新的动力和发展物理学称为‘北京共识。’”

·东西方思维惯性开始松动

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的思维模式一直左右着人们对国际事务的判断。习惯上,人们将发达国家称之为西方社会。像日本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绝对属于东方的国家,因它的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而被归于西方社会。而俄罗斯这样一个深受欧洲文明传统熏陶的国家,因它的对外政策和政权控制方式而被归于东方社会。萨伊德在其名著《东方主义》中明确指出,东方是西方运用知识和话语霸权刻意制造出来的想像物。

长期殖民的历史,使西方学者对待殖民地人民存在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西方学者将殖民地纳入了东方这种符号体系,以此象征殖民地人民的愚昧荒诞、原始落后和诡秘、非理性。而西方则成了理性、进步、科学、文明的象征。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分法的这种思维定势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后发展地区仍然有效。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全球化可能被视为美国化或西化。

不过,全球化的中国因素将使这一思维惯性松动。近代以来残留下的东方形象,将随着中国复兴而得以改变。而伴着中国影响世界的进程,全球化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西化进程,而将加入包括中国因素在内的诸多东方特色。这极有可能是各个国家间平等地沟通和相互影响的第一步,也有可能是全世界的发展更协调和更全面的开始。(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中亚研究室主任。)(来源:环球时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