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永:“海陆和合”中国地缘战略之本
[ 2006-04-14 09:22 ]

刘江永:“海陆和合”中国地缘战略之本

环球在线消息:

·“海陆和合论”的实质,是以和平方式管理和利用好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以促进本国、本地区和全球的持久和平、安全、发展与繁荣

·“海陆和合”是避免“海陆对立”、实现“海陆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中日关系应取的方向;中美和平共处,互不对抗,特别有利于促进大国间的“海陆和合”

·中国应以“海陆和合论”作为周边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对邻国不分海陆、大小、强弱,都一视同仁地采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携邻共富、睦邻同安的政策

环球在线消息:西方传统地缘战略学说大多是从地理的角度论述称霸世界之权术。它们甚至视人类历史主要是陆上势力与海上势力的斗争史。这显然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然而,至今美国仍有人主张与日本、澳大利亚等海洋国家联手遏制中国。日本也有人主张,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国家战略应该是强化日美同盟,“促使‘海洋亚洲’和西太平洋小国组成的松散的海洋联邦,在牵制中国的同时使日本成为太平洋统一体的领导者”。这种过时的“海陆对立论”,只能导致中美、中日之间产生地缘战略对抗,有害无益。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为避免国家决策错误,大力提倡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和平、合作的“海陆和合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应以海陆划线树敌立友

“海陆和合论”的实质,是以和平方式管理和利用好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以促进本国、本地区和全球的持久和平、安全、发展与繁荣。其基本内容应包括:第一,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互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互不干涉内政;第二,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各自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彼此信赖的安全合作;第三,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相互开放,为对方的发展和彼此合作提供地缘便利条件,通过政治对话与协商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四,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以海陆划线树敌立友,而以和平、合作为共同目标,争取实现“海陆和谐”;第五,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仅要努力实现“海陆和合”,还要谋求海洋国家之间的“海海和合”、陆地国家之间的“陆陆和合”。

“海陆和合”是亚洲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决定的。亚洲各国山水相连,既有海洋岛国,如日本、印尼、菲律宾;又有内陆国家,如中亚国家、蒙古;还有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它们之间完全可以利用彼此相邻的地缘经济优势,通过海运、空运和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相连接,形成若干次区域经济圈彼此相通的亚洲广域经济圈。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马来西亚时曾建议中国和东盟确定新的重点合作领域。在深化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基础上,将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确定为中国—东盟新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在交通方面,只有海陆国家和平与合作,才能变亘古天堑为国际通途。据报道,中韩两国地方政府计划在山东烟台和韩国仁川之间建立跨海列车轮渡。由于韩国釜山和日本下关之间轮渡业已开通,所以中韩列车轮渡如能开通,将使从欧洲鹿特丹开来的火车直接跨海开到日本的东京。中日韩的大型专用汽车也可乘轮渡跨海,奔驰在其他国家的高速公路上。要实现这一美好远景,没有“海陆和合”的国际环境是不可想象的。

只有“海陆和合”才能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各种威胁的挑战。根据“海陆对立”观念制定国家战略,根本无法应对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威胁。如今,国家安全已超出传统安全的概念,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需要跨国合作才能得到解决,无论是海洋国家还是大陆国家,都难以单独应付。事实证明,只有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非传统安全领域内各国的国家安全目标。

“海陆和合”可以先从亚太地区做起。和平的多边主义是实现亚洲“海陆和合”的必由之路。亚洲实现“海陆和合”的范例之一是东盟10国的成功实践,以及东盟与中国(10+1)、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的发展。这些都证明了海陆国家之间具有和平与合作的内在需要。日本、韩国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目前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近年来中澳贸易年均递增约30%。最近温家宝总理出访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柬埔寨,并出席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为亚太地区的“海陆和合”开创了新篇章。

·“海陆和合论”有利于大国关系和谐

“海陆和合”体现着陆海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互补性。俄罗斯是亚洲国家重要的地缘经济合作伙伴。亚洲既有中、日、韩等油气资源进口国,也有俄罗斯和位于中东、中亚的诸多产油国,可以通过海运和铺设管道运送能源,建立比较稳定和互利的能源供求网络。据俄官方统计,目前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储量达64.3万亿立方米。2020年俄东部石油年开采量将达1亿吨,天然气达1050亿立方米。俄罗斯正计划通过输气管网,向中日韩输送天然气。2020年,亚洲国家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增至30%;天然气将从5%增至25%。俄罗斯外长认为,俄“最有前景的努力方向是参与大型多边组织的活动,致力于建立对亚洲、美洲和欧洲都开放的多边合作机制”。

“海陆和合”是避免“海陆对立”、实现“海陆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中日关系应取的方向。冷战后的国际实践证明,只有和平、合作才对各方都有利,而人为制造“威胁”与“对立”,到头来只能对本国不利。那些陈腐的冷战思维和地缘战略学说已远不适应21世纪地缘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提出有利于各国和平与合作的国际政治学原理,才能充分发挥亚洲地缘经济的巨大潜在优势,造福于人类。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其能源、资源、市场都离不开大陆国家,实现“海陆和合”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中日两国如能通过谈判,实现东海有争议地区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将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从相反意义上讲,中日两国能否通过共同开发解决东海争议问题,也是检验中日能否实现“海陆和合”目标的一块试金石。

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可以为“海陆和合”做出较大贡献。美国是面临东西两洋的世界超级大国,本来可以成为“海陆和合”的主导力量,但妨碍美国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是传统的地缘战略观念。这主要表现在美国仍把中、俄作为地缘战略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9·11”事件以来,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增大的压力等因素迫使美国开始鼓励中、俄“在解决共同安全挑战方面充当美国的伙伴”。最近,美国军方也认同“美国的目标是使中国继续作为经济伙伴,并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至于台湾问题,美国也是把它放在美中关系的战略框架内加以权衡的。中美和平共处,互不对抗,特别有利于促进大国间的“海陆和合”。

·“海陆和合论”有利于中国睦邻与统一大业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亚洲大国,同14国陆地接壤,同8国隔海相邻,可以在“海陆和合”方面发挥桥梁作用。中国自古对周边推行“亲仁善邻”的政策,但古代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近代又遭海陆列强霸道入侵。因此,为实现“海陆和合”,维护本国海陆安全,中国必须增强综合国力特别是要拥有坚实可靠的国防力量,同时应以“海陆和合论”作为周边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对邻国不分海陆、大小、强弱,都一视同仁地采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携邻共富、睦邻同安的政策,以诚待人,以利惠人,以理服人,以德和人。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战略文化、国家利益,以及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所决定的。中国将既通过争取“海陆和合”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海陆和合”。

“海陆和合论”同样适用于解决中国国内的台湾问题。从中国的地缘环境看,如能实现持久的“海陆和合”,将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和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安全。就历史长河而言,“海陆和合”是中国追求的大趋势。“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海陆和合论”当为我国地缘战略之本。(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来源:环球时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