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欧洲最不易 中国车亮相日内瓦受关注
[ 2007-03-16 09:40 ]

进军欧洲最不易 中国车亮相日内瓦受关注

日内瓦车展上,华晨汽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进军欧洲最不易 中国车亮相日内瓦受关注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这并不是一辆大马力的豪华汽车,而仅仅是一辆普通的黑色中档汽车。制造商无需对该车配备亮丽的装饰,因为仅其‘中国制造’的标牌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了。”德国之声的报道这样形容中国华晨汽车在第77届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受到的关注。日内瓦车展已有百年历史,华晨汽车是百年来首次“登台表演”的中国汽车。

·日内瓦车展成为进军欧洲的“试金石”

华晨此次推出的是BS6轿车(原型为“尊驰M1”)、BS4轿车(原型为“骏捷M2”)和BC3跑车(原型为“M3 Coupe”概念车),这三款车不久后即将登陆欧洲,厂商和经销商都将这次车展当作了推广宣传的最好时机,展台前最常见的就是众多媒体的摄像机和闪光灯。作为华晨在瑞士的经销商,瑞士亚洲汽车集团总裁汉斯—皮特·根特对记者表示,他对华晨汽车在瑞士的销售充满信心,预计今后12个月的销量将在500至1000辆之间。“就这几天,已经有250名销售商与我们达成了购买或代销华晨车的合同意向。”

但是对于102年来首次出现在日内瓦车展上的中国汽车,欧洲媒体表现得有些“苛刻”。瑞士国际广播电台认为,“要想在欧洲市场上站住脚,中国汽车业显然需要不断改进品质。”德国的《汽车新闻》则评价说,BC3的外形令人想起韩国的“现代”跑车,“整体外观在欧洲市场上还算可以拿得出手,只是尾灯的设计有点做作。”最让欧洲媒体大说特说的还是“环保”问题。此次日内瓦车展的主题就是“节能和环保”,而“在人人都在谈气候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时候,唯独中国是个例外。华晨汽车的说明书中,既没有有关耗油量也没有废气排放量的介绍。”

·欧洲人对中国车很“挑剔”

“尽管中国汽车征服世界的第一站选在了美国,但欧洲人知道,用不了多久,中国车就会大举开进欧洲了。”《焦点》杂志撰文说,中国人在努力避免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犯下的巨大错误,即试图用技术与性能都一般的汽车打进要求很高的德国市场。而美国市场相对于欧洲来说要容易开发得多,所以中国的五大汽车厂商都努力先在美国站稳脚跟。

事实证明,欧洲市场的确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尽管陆风和华晨已经先后登陆欧洲,一些中国厂商甚至开始尝试收购欧洲的汽车品牌,但是在欧洲人看来,中国车还是一个“异类”。就拿首个登陆欧洲的陆风车来说,尽管第一站低调地选择了汽车工业不是那么发达的荷兰,但是仍是没有逃过德国媒体的“围攻”。在其上市之初,德国媒体就不无讥讽地说陆风车“从外形上看是欧宝汽车的精确拷贝,发动机和驱动装置则是三菱的技术,只有价格是‘自制的’:1.5万欧元”。紧接着就发生了陆风越野车在全德汽车俱乐部的碰撞测试中“被撞得粉碎”的消息,让不少德国人舒了一口气。

对于大胆地将登陆欧洲的第一站就定在德国的华晨“尊驰”轿车,德国媒体也“不太客气”。《商报》将BS6称为“欧洲的中国车”,因为“这款车的外形由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设计,车壳用德国的专业技术压制,生产是由宝马的专家监督指导,保时捷的工程师则帮助开发。”对于该车的性能和质量,《明星》周刊载文报道说,BS6给人很结实的感觉,汽车内部空间挺大,但材料及做工还达不到日本或韩国车的水平,“皮制的座椅闻上去什么都像,就是不像皮子。”《德国金融时报》则评价说,这款轿车外表很优雅,却并不惹眼,仪表板的颜色和衬垫令人想起十多年前的法国车。公司本希望在2006年年底有销售3000辆的成绩,而2007年则计划售出1.5万辆,五年之后希望能出售5万辆。但据当地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BS6在德国本土的销售情况不太乐观。“欧洲每年都有1500万的新车上市,华晨的出现不会对现有的汽车企业造成威胁。”

·填平需求和经济能力间的鸿沟

华晨的欧洲总经销商、HSO的总裁萨克斯曾成功地将韩国的“现代”汽车引进欧洲。他认为,开始进军汽车的发明国,这是一个挑战。“这里是最讲究质量的一个市场。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立足,就等于我们能够占领欧洲所有市场。”他还对记者说,日本与韩国在欧洲开始的时候起点很低,它们那时出口欧洲的汽车完全无法与华晨轿车相比。日本用了20年的时间在欧洲立稳脚跟,韩国用了10年,而中国人会更快。

萨克斯承认,BS6在技术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安全系数,在碰撞试验中华晨只达到2星级,距离最高级5星还差很远。但萨克斯说,华晨汽车在欧洲的确不能与奔驰、奥迪或宝马抗衡,但它的定位也不在此,而是主要针对中低档汽车市场。华晨汽车就是要将“需求与经济承受力之间的鸿沟”填平,“所以说定位很重要。这么实惠的价格,谁有资格要求它尽善尽美呢?”(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陈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