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学者建议日学者到南京讨论大屠杀问题
[ 2007-03-20 08:5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去南京讨论大屠杀问题”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9日上午在东京举行,“日本的战争责任”、“南京大屠杀”等敏感问题有可能成为中日学者两天研讨会的内容。

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北冈伸一在开幕式上说,本次会议将是第一轮实质性磋商,希望能取得成果,但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认为,仅仅通过数次会议难以使中日两国在关键历史问题上达成一致。

·应为研究确立“时间表”

曾参与《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编著的苏智良教授不久前刚刚从日本访问归来,在日本期间,他见到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日方首席委员、曾任日本驻联合国副大使的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

苏智良说,自去年12月共同历史研究首次会议举行以来,两国学者都感到时间之紧迫和任务之繁重。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与温家宝总理就启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达成了共识。11月,李肇星外长和麻生太郎外相在越南会晤时就历史研究的“实施框架”达成一致,两国政府确立的目标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2008年内发表研究成果。

苏智良说:“现在看,距离2008年发表研究报告时间已所剩不多,北冈伸一等日方委员也深感任务紧迫,如不采取扩大人员规模、组建工作小组等细化任务措施,恐怕2008年8月前完成研究报告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所以也要为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设置时间表,分议题、分时段研讨历史问题。”

他表示,这次会议将和首次会议一样,以闭门形式进行,所以具体会讨论到哪些内容,很可能在磋商中确定。他还建议,除北京和东京外,研讨会的地点也应当多样,如讨论到南京大屠杀问题时,就可以去南京进行实地考察。他说,北冈伸一委员已经同意这个建议。

·相关分歧短期无法弥合

苏智良认为,虽然中日之间两千多年的交往史、近代一百多年的有分歧历史研究不可能在一年多时间里完全达成一致,但中日两国学者可以就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达成一致,即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历史?

他说,日本最近再次出现了将历史问题变成现实问题的现象,如“慰安妇问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初以“没有证据”为借口,企图否定二战期间日军强征亚洲妇女作“慰安妇”的史实。后来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安倍又不得不就此道歉并重申“河野谈话”的立场。

“这种在基本历史问题上反复的立场是极不恰当的,不仅暴露出日本一些政要企图逃避历史责任的心态,而且再次伤害到那些曾遭受日本侵略和奴役的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完全不利于日本融入国际社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日两国在共同历史研究上的分歧也不小,所以除应加快研究步伐外,所有参与者都应当以学者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研讨历史,还历史本来的面目。”

·“希望会议取得成果”

19日召开的研讨会是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同去年12月的首次会议一样,这次会议也是由中日双方各出10名学者参加,东京大学的北冈伸一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研究员分别担任双方首席委员。

北冈伸一在开幕致词中说,本次会议将是第一轮实质性磋商,希望会议取得成果。

对此步平回应说,双方应通过共同研究谋求共识,为完成报告作出努力。

预计在两天会议中,中日双方将确定“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小组的具体研究课题,其中“日本的战争责任”和“南京大屠杀”等两国存在较大分歧的历史认识问题将被列入讨论范围。

在去年12月的首次会议上,研究委员会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小组。

据了解,适逢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即将访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将在会议期间接见中日双方委员。(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陈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