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家力量得到了迅速增强,这里既有硬实力的增强,这一点为举世瞩目,但也包括软实力的增强,这一点也同样不可否认。不过,正如不少研究者看到的那样,中国硬实力的增长与软实力的增长不太成比例,前者的增长较之后者更加迅速,也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如何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正在日益引起政府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国家形象”在全球化时代显得特别重要,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是一部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形象的专题文集,内容包括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和政治、经济、文化。这“第三只眼睛”的视点,正是我们更加完整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形象”昕不可或缺的。
雷默先生曾因提出“北京共识”而声名鹊起,在经过一年多大量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昕做的调研后,他又推出了《淡色中国》,系统地论述了他眼中的“中国形象”。他说,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在于其“国家形象”。中国目前最重大的战略挑战,都与其“国家形象”相关。中国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
他认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在“国家形象”方面的最大问题,不是简单的其“国家形象”的好或坏,而在于,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想象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在过去近30年中,中国的变化太快,以致“中国形象”难以适应中国现实变化的速度之快。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常常是落伍的观念、固执的偏见和一味的恐惧。而中国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则经常摇摆于自信与不安、谨慎与自大之间。这种状况会削弱中国的国际信任度,也妨碍中国正确判断哪些是国际社会对她的善意批评,哪些是恶意攻击。
对于世界而言,中国首先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对于中国而言,必须设计一整套与中国的现状与其理想的未来相适应的观念、标识、品牌和说辞。这不是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通过知识产品、文化产品和一般商品展示一个新颖的中国。
雷默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中国正在急速变化,其最终结果将是现实与不确定未来的混合,“淡”(在汉语中将“水”与“火”相融)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雷默指出,最强有力的淡色品牌不是一股的商品,而是知识、文化和政治产品。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资本”(Reputational Capital),而“声誉资本”的缺乏则会增大改革的风险,带来以下危害:1)增加经济改革的成本;2)增大货币和金融风险;3)延缓农村改革;4)增大国际压力;5)伤害中国的企业。
最后,雷默还就如何增大中国的声誉资本和改善“中国形象”提出了若干建议,其核心内容是,改革相关制度,从以前的“广播模式”转变为现在的“网络模式”。
正如雷默自己清楚地知道的那样,他的观点不可能与我们完全一致。但是,雷默的看法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从而更加完整准确地定位我们的国家形象,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作者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刨新研宄中心主任 俞可平)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