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贸易战“不见硝烟”
[ 2007-04-23 09:3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日前就是否准备与美国一起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诉诸世贸组织解决争端作出最新表态称,尽管中国政府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仍是“不完整和不均衡的”,一旦欧盟认为“中国未能认真负起责任”,欧盟“不排除在世贸组织采取单独或联合行动的可能”。在紧握“世贸牌”同时,欧委会近两日又先后出台了“市场准入新战略”和“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警报系统年报”,欧盟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似乎预示着其对华贸易政策的新走向。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无疑是欧盟对华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欧委会4月18日推出的“市场准入新战略”的目标是,采取更为强硬和有效的措施,加强成员国、一线企业和欧盟派出机构的合作,解决欧盟企业进入第三国市场准入问题,重点消除新兴市场的非关税壁垒。作为欧盟近10年来对市场准入战略做出的首次重大调整,“市场准入新战略”计划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优先针对目标”建立“市场准入小组”,集中力量实地跟踪收集目标国家的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信息。同时,为了“确保欧盟企业公平地进入第三国市场”,欧盟将首先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贸易纠纷”,但如果对话不能奏效,欧盟也不排除将有关问题提交世贸组织仲裁等做法。 

利用欧盟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高门槛”,缓解外来商品对本地企业造成的冲击,是欧盟对华贸易战略的另一面。欧委会4月19日公布的“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警报系统年报”显示,在该系统2006年认定的1051种“危险产品”中,涉及中国出口产品440种,比例高达48%。被欧盟认为有“损伤、漏电、起火、窒息和化学风险”等安全隐患的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玩具、电动产品和照明设备,其中国产“迷你摩托车”因“有严重设计和生产缺陷”遭到了“严重安全警告”,被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欧盟对如此之多的中国出口产品被认定为“危险产品”的解释是,“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数量庞大”,按照这一逻辑推断,2006年中国已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供货国,未来因安全和环保等“绿色壁垒”被挡在欧盟市场外的中国产品将越来越多。 

与美国动辄高喊贸易制裁的“咄咄逼人”对华贸易战略不同,欧盟始终强调首先通过对话解决贸易纠纷,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在对华贸易的“战场”上“心慈手软”。欧盟去年10月出台的对华贸易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欧盟将不惜使用世贸纠纷解决体系,通过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确保中欧间公平的贸易环境”。仅2006年一年,欧盟就对中国企业发起了127起反倾销调查,成为全球对华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地区。对欧盟而言,成功的对华贸易战略不是看“谁叫喊的声音更大”,而是看谁更能在对华贸易中获利,所以万万不能小看欧盟发动的这场似乎不见“硝烟”的对华贸易战。(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陈凡)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