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很长的时间里,“出国留学”是何等耀眼的字眼!“海归”的光环,吸引了大批国人到海外求学。据新华社报道,从1978年到2005年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93.34万人。而人数大幅度增加,是在1999年国家对学生出国留学政策作出调整,出国留学已由过去公派为主过渡到以自费为主之后。
出国留学的门槛降低了,留学人员的素质也变得参差不齐。就连留学人员自己也坦言:留学人口的素质出现了普遍下降。留学生的素质,自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出来。而企业是现实的,他们要看的是实际效果。如果说在刚开始引进留学生时,他们还会考虑到留学生的光环和广告效应,那么随着留学生的增加,随着使用留学生的成本和效益的倒挂,他们就自然会对留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决策。
然而,国内不少家长还被“海归”从前的光环笼罩,以为只要子女出国,就能学到一身的本事,只要子女在国外“镀上一层金”,回来就有好的前程,“考不上大学就出国去留学”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中国教育报》曾报道,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出国留学计划持支持态度,有33%的家庭甚至做好了花费40万~50万元的准备。
为了获得国外教育经历,中国人支付了高额费用。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从对中国的教育出口中大大获利,对华教育出口在对华出口产业中位居第四,从中国获得的收益仅次于羊毛、矿产等传统资源对中国的出口。据统计,我国每年外流的教育资金至少达3.75亿美元。不能说,中国人在教育上投的钱只能由中国人来赚,问题是我们的付出要值得,要用我们的钱换回我们需要的理念、学识、技能等。但是,我们很多人出国留学,简直就是瞎投资。有些学生是因为考不上大学才出国的,基础很差,在国外学习跟不上;有些是被父母逼出国的,干脆在那边混日子,赌博吸毒……那些到中国淘金的国外学校,有很多是二三流的学校和社区学院,他们把高价的中国学生,作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中国学生在那里,根本学不到什么。
这次“海归月薪只有三千”的事实,也许能惊醒不少人。如果能这样,让国人在教育投资时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性,未尝不是好事。(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