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八三七年至一九零二年为维多利亚女皇邮票时代。 十八岁维多利亚为英国女国王。一八三七年至一九零一年在位, 在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靠海上军事力量在海外扩张, 抢夺殖民地。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是她继位第三年爆发的。 这一年她的芳容在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上亮相。
香港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八号发行首套普通邮票, 邮票上周框为英文香港,下周框为英文票额面值, 左周框为汉字面值, 右周框为汉字“香港”中间那竖长行为英女皇维多利亚的肖像。该套票以无水印纸张印刷,共有七种面额分别为2份、 8分、1角2分、1角8分、2角4分、 4角8分及9角6分。该套邮票原定供两年使用, 但一八六三年又开始发行第二套维多利亚女皇邮票四款以印有防仿水印的新面值邮票。 此外在一八七一年以前的一段时期,亦曾间歇地增添其它面额邮票, 其中面值9角6分的橄榄绿色邮票是一九六五年添印发行的, 现已成为国际名票了,其四方连是国际孤品, 香港爱国集邮家陈卓坚早在一九八一年以一百三十万港币从外国集邮家处购得了这个四方连,使珍邮回到了香港集邮家手中。 以上两套邮票是香港较为珍贵的邮票了,收集却有一定的难度了。 一八七六年六月,由香港经布林迪西路线的邮资由30分减至28分, 香港邮局以库存的30分邮票, 交洛诺父子公司加盖“28分”字样发行使用,这是香港第一枚加盖改值邮票, 仅加盖了三万六千枚。1877年初香港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邮资再次由28分减至16分,虽已确定了新面额邮票,但因没有运到,只好再次将库存的邮票在18分邮票上加盖“16分”以急用。这两枚邮票虽然是同一家公司加盖, 但加盖字体一粗一细斜一正,完全不同,发行年代又前后相隔一年,理应分两套, 但香港杨乃强邮票目录将上述两枚加盖邮票编为“普三”, 票名为“女皇维多利亚第一次加盖改值票”。
早期香港邮政同时使用英镑和银圆,因此,邮资的计算很麻烦,当时的邮资币值单位为“先时”或“仙”, 一个银圆等于四个先令二个便士,一便士等于二先时, 麻烦的计算促进了邮政当局于一八八零年改革计费方法, 开始使用十进制邮费了,并为此发行了一套十进制单位加盖改值邮票了, 杨氏目录将此票编号为“普五”早期加盖票,是由于手工加盖极其容易产生倒盖,复盖, 错盖等变体票的缘故。从一九六二年发行第一套邮票起, 一直到一九零三年的四十年间总共发行了十六套邮票六十枚之多, 但邮票图案始终如一维多利亚女皇侧面头像, 只是刷色不同和面值不同而已。从中可以看出殖民主义的洛印在香港邮票上, 同时早期普票中产生了不少名贵邮票和世界珍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