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年 最难忘五星红旗升起那刻
记者:回顾这十年,最令您难忘的一幕是什么?它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董建华:最难忘记的一个时刻,就是看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慢慢在国歌声中升起:香港终于回归了。那就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的那个时刻。那个时候我觉得心
情非常激动,也觉得特别骄傲。相信全球中国人都为这个时刻骄傲。
没多久后,我就宣誓做特首。在那个时刻,一方面觉得很光荣,因为国家给了我这样的信任,人民给了我这样的信任,香港给了我这样的信任,但也感觉到责任重大。落实“一国两制”,是历史性的,只可以成功,不可以失败。
记者:1985年,您受邀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3月又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香港事务顾问人员之一。1992年进入“行政局”,开始介入政治、行政管理。直到1996年12月您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2002年2月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当您在这些位置观察香港、服务香港时,您最常想的是什么?
董建华:我从小的家教要我关心国事,要为国事、为国家努力。所以我一直以来,都为了国事、港事操心(笑)。怎么样的说法呢?我是从商的,有时间、有能力时,就建言献策,努力做好我可以做的工作。你可以看到,我在香港参与了一些咨询架构,做“行政局”成员,另外做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筹委会委员,我很投入我的工作,当然没想到会去做特首(笑)。
后来我去参选特首,并当上了特首。当了特首后,我就很投入,日日夜夜工作。你问我最常想的是什么?我自己觉得,我在选特首时,我有一个责任,是什么呢?就是要落实"一国两制",而且只可以成功,不可以失败。
1997年7月2日,回归的第二天,泰国政府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亚洲金融风暴开始,后来蔓延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也受到了很大冲击,经济开始受影响,泡沫经济爆破,楼市猛跌。所以我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搞好香港的经济呀!每天我都在想,要确保这两个任务做好!
记者:在2005年3月12日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您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也就在同一天,国务院批准了您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务。这个角色的转换,使您对香港的关注和观察有什么变化吗?
董建华:对香港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曾特首会很关心地去推动,也会做得很好。在做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我的职责重要的是做好政协工作,其中与香港有关的,我相信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做香港同内地的桥梁;第二,内地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我要让香港市民更多了解内地的发展。
记者:在2005年3月12日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您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这不是您第一次和政协结缘。之前您曾经被推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可以说是"老政协"了。您怎么看待政协委员的作用,特别是香港政协委员在国家和香港发展中的作用?
董建华:其实香港政协委员对内地国情特别了解,对于国家政策制定背后的思路也应特别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政协委员更有好的条件同香港市民分享国家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成就和未来的挑战,使香港人看到内地发展给香港带来的机遇,看到香港在什么地方可以参与或者支持国家的发展。政协委员工作蛮重要的,要抓住这个职责,把工作做好。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很积极地参加香港全国政协委员赴各地的视察。这在港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是比较少见的。您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政协副主席工作的?您有一个怎样的目标?
董建华:关于怎么做好我的政协副主席工作,我当然有一点想法。但是第一件事情要做好的,是深入了解政协的任务和政协运作。在这个大前提下要充分调研,充分调研后才能去投入。所以一定要了解国情,我要到处去看看。在看之前做些研究,看了之后再做些总结。我去什么地方,在建言献策之外,总希望对国家发展做贡献,可以出力帮助一个省或一个市。比如今年和去年,我去了两次重庆,这个有3100万人口的直辖市,发展得很好,也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我很希望它继续成功,因为它的成功对国家西部开发策略有关键性的影响。我正在挑选,看有什么自己特别可以做贡献的地方,然后花时间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