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十年前,一部《香港沧桑》的纪录片为我们展现了150年来的香港史及回归路;十年后,一部《香港十年》的纪录片又运用10年前《香港沧桑》的影像素材,用真人真事见证香港10年来的变与不变,见证港人的心路历程。
十年,也许是某种巧合,曾经的《香港沧桑》总摄影如今又成了《香港十年》的总制片人总编导;也或许只有这样的一种巧合,才能让寻找“变与不变”的影象更加自如。在《香港十年》即将播出之际,本网记者采访了央视海外中心专题部副主任、《香港十年》总制片人总编导刘文,让他为我们讲述港人这十年的心路历程。
年轻一代 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提到香港人的精神时,刘文说,香港社会有一个重要的核心价值就是,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就会实现理想抱负。在这方面,曾荫权先生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他由一个推销员成长为特首。这种价值观的存在,的确成就了香港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但是,刘文又表示,在年轻一代身上,这个核心价值又有所变化。他为记者讲述了片中的一段故事。
禤彦勋是一个富于爱心、乐于助人的香港大学生。他从小就有想法,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他曾发明效率高、成本却只有最好假肢售价的六十分之一的机械脚,希望来造福伤残人士。在别的父母希望孩子安心学业的时候,而他的父母丝毫没有打压孩子异想天开的创造力,而是将自家160平米的屋子租了出去,住进了10几平米的屋子;把家里的5架钢琴卖得只剩下一架,用行动来默默地支持孩子。他母亲说,“孩子有想法,而且孩子的想法能帮助更多的人,我们吃点苦也无所谓。”
“在这代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读中学的时候经历香港回归,经过十年他们有的正在读大学,有的已经毕业工作,有的刚出国回来。在他们身上,社会的核心价值出现了新变化”,刘文进一步解释说,“尽管现在未必是主流,但确实透出一个趋势,他们会关注香港未来的发展,关注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关注自己能为香港社会做什么,甚至是为国家和民族承担什么责任。”
《香港十年》纪录片中,律师黄英豪对子女的教育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以及美国哈佛女博士何静莹回港后寻找新“香港精神”、香港理工大学为08奥运会运动员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等故事,都说明了回归十年来,很多香港人新一代年轻人,从自求多福到更多承担社会责任、从个人奋斗到把个人的命运与香港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