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北京明显是拉拢俄罗斯来胁迫(coerce)台湾,最后参与美中两强的对抗。”台湾民间智库“台湾高等政策研究协会”秘书长杨念祖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至少,台湾方面有这样的一个理解,那就是军演是冲着台湾而来的。”
中俄两国史上第一次联合军演“2005和平使命”不仅是两国外交和军事合作上的大事,近在海峡对岸和远达太平洋另一头的东亚专家们也在密切关注中。台北和华盛顿的解读倾向于认为,中俄两国军演虽然没有明确针对任何第三国,但台湾和美国已经收到这样的信息:中国将不惜一切争取台湾,而俄罗斯支持中国这样的立场。
·中俄军演针对台湾、美国?
“中俄两国并不是没有共同的敌人,但我认为两国在战时真正结盟对抗敌人的可能性实在很低。”华盛顿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东亚研究室主任容安澜(Alan D. Romberg)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道,“例如说,我就不认为两国会在战争中联手对抗美国。”
基于此,容安澜并不看好中俄军演的实质意义,表示两国的“联合”(jointness)本质上并没有针对任何国家发出信息,而仅是在反恐等国际活动中有所合作。他认为因为不论什么原因,俄罗斯是不会愿意“淌”台湾海峡这滩“混水”,同美国开战的。而中国基本上也不会乐见中美之间因为台湾而起冲突,但是中国若是能通过军演向美国展现她的“争台”决心,也顺便增进自身的军事实力,“那军演也算是有帮助的”。
杨念祖也同意“美国因素”并不能解释中俄联合的所有动机。“中俄军演之意在于处理远东某些特定区域的潜在威胁,而不是针对特定一个国家。”杨念祖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越洋电话专访时说。根据报道,中俄军演的公开声明表示,两国意在增强军力以对付“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而俄国军方另外加上了一个目的:为了“平息区域危机”。杨念祖认为对中国而言,这个“区域危机”在何处,不言而喻。
“中国希望台湾不要成为两岸形势转坏的催化剂(activator),因此借军演向台湾展现动武决心,警告台湾的单边行动会造成不良后果(repercussion)。”杨念祖表示,“这也是中俄军演背后的‘暗藏玄机’(hidden message)。”
“有些人说中俄军演是针对美国而来,我觉得没有这么明显的迹象显现”。杨念祖说,“倒不如说,中俄都意识到(perceived)东亚地缘政治的改变”。他认为中国欲增进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以平衡美国在东亚扮演的角色。对中俄双方来说,两国都有兴趣向美国展现这个世界是多边而非单边的。
容安澜也说,战略上而言,中俄想要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国――传达出两国连成一气的印象,然而,真要到面对军事冲突时,中俄两国未必会携手打击敌人。
·俄国:借军演表明立场
“俄国想要借和中国的军演表明她的立场,即俄国将为保护其在北太平洋(西伯利亚地区)的利益而不惜开战,”杨念祖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分析道。他也强调,美国若是真因为台海冲突而与中国开打,俄国也会尽全力防范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尤其是俄罗斯的近邻――日本。
容安澜却认为他无法看到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同中国联合作战。此外,俄罗斯和日本除了一些领土纠纷外并无大仇,日俄再起冲突的可能性着实不高。同时,中日之间虽然最近关系不佳,但两国要面对面冲突还会是因为台湾而起,真到那时,日本也只是中国的“间接敌手”(secondary enemy),中国直接面临的首要威胁毕竟还是美国。因此,日本在中俄军演中并非扮演大敌要角。
“俄国与中国联合军演的目的不外两点:一是借军演加强两国的政治关系,另外,俄罗斯能借此机会向中国出售武器,而中国也能获得更先进的武器和技术,”容安澜向《华盛顿观察》周刊分析道。根据位于莫斯科的智库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Center for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的估计,俄罗斯自2000年起平均每年售予中国价值20亿美金的武器设备,其中包括战机、潜舰和驱逐舰。俄罗斯军事专家亦称,中国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
杨念祖也附和,俄罗斯愿意和中国进行军事演习不纯粹是出于军事动机,军演地区选在俄罗斯滨太平洋的重要港口海参崴,显示俄国对西伯利亚的重视。“俄国对中国的石油输出很多地是从西伯利亚的炼油厂和石油管线而来。中俄军演的目的之一也在凸现俄国极欲保护其在西伯利亚的商业利益。”
另外,最近中俄针对美国在中亚驻军的联合声明也成为专家的追踪焦点。杨念祖就表示,在能源和武器出售上十分依赖俄罗斯的中国,除了会加深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合作外,在中亚的双边合作也不会少。容安澜则说,他可以理解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其中包括希望美国的势力不会长期在此区形成影响,但他不认为中俄会在此区一齐站到制高点来抵抗美国(position themselves against the U.S.)。(来源:《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5年第30期,8/1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