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苏联对华援助的156个项目中,哈尔滨占13项,在当时哈尔滨援建工厂里随处可见苏联专家的身影,据统计先后有850多名苏联专家曾经支援过哈尔滨的经济建设,在长期的交往中,苏联专家与哈尔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岁月如歌,转眼一个甲子。在我们欢庆哈尔滨解放60周年和中俄友好年之际,随着本报主办的“俄罗斯记者镜头下的中俄友谊”图片展的开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一五”建设时期与苏联专家一起进行工业建设的当事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和谐互敬 与苏联专家相处就像亲兄弟
哈汽轮机责任有限公司设计研究中心的返聘顾问吴爱中老人已经年逾七旬,对上世纪50年代初与苏联专家一起建厂的那段经历他记忆犹新,仿如昨天的事。
据吴老介绍,1952年国家准备在哈筹建汽轮机厂。苏联重型机械厂列宁格勒分院负责汽轮机厂的建厂设计工作,选择列宁格勒分院是因为它设计过苏联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机械厂。根据中方要求,苏联专家将为我国设计一个同等规模的汽轮机厂。从此,苏联专家与哈汽轮机厂的建设者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苏联专家工作时一丝不苟,但在生活中却与中国工人们情同手足。1956年,哈汽轮机厂建成,322套进口设备中80%以上是苏联的产品。随后苏方又提供了汽轮机的设计图纸。在厂里,工人们把苏联专家当成朋友,有困难找苏联专家,他们都会耐心地解答,工人们时常主动把加工的零件让他们检查。
78岁的任飞现已退休,当时,他是汽轮机厂的高级翻译,与苏联专家们几乎形影不离,他向记者讲述了与苏联专家共同生活的岁月。苏联专家住在哈尔滨友谊宫,友谊宫按照苏联风格为他们安排食宿,聘请专业的西点师傅为他们做西餐,但是没想到的是,苏联专家却偏爱中餐。他们说,同样的材料,中餐的味道胜于西餐,他们经常用刀叉吃中餐。有时候,他们也尝试着做中餐,但他们只会使用盐和酱油,做出来的味道远不如厨师做的,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回国后,有的苏联专家常常向家人炫耀,自己会做中国菜。
因为语言不通,当时的苏联专家根本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读报纸,可他们的业余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晚上,友谊宫都会举办舞会,汽轮机厂特意派厂里舞技高超、端庄大方、年轻漂亮的姑娘去陪苏联专家跳舞。姑娘们坐在舞场的椅子上,苏联专家走过来礼貌地行礼,然后与舞伴步入舞池翩翩起舞。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但是双方依旧配合默契。
为了丰富苏联专家的业余生活,厂里也是各尽所能,派翻译们陪他们打乒乓球。苏联专家球技不好,但他们酷爱这项运动,总是拉着翻译一起打球,结果他们总是输得一败涂地,心情沮丧。看到这种情景,翻译们商量,如何在打球时,做到既故意输球,又不让他们发现,以鼓励苏联专家,否则让苏联专家看出来,就不好了。
在和谐、互敬的气氛中,哈汽轮机厂迅速发展:1958年我国第一台2万5千千瓦的汽轮机问世;1959年我国当时最大的5万千瓦的汽轮机问世;同年,我国第一台2万5千千瓦双抽气冷凝式汽轮机问世……后来,哈汽轮机厂先后有105名技术工人到苏联进行相关培训,这批人后来成了哈汽轮机厂里的骨干力量。
如今,哈汽轮机责任有限公司仍和列宁格勒分院保持密切的联系,双方互通有无,交流技术经验。友谊的火炬在新时期里继续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