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影星追梦好莱坞中国热升温 告别偏见时代
[ 2007-07-31 10:29 ]

告别“偏见时代”

从19世纪末好莱坞拍摄的第一部有关华人的纪录片开始,西方银屏上的华人形象长期被扭曲、被脸谱化。老年长者大多神秘难测,深藏不露地操控某些不为人知的事业;青年男子或是武艺高强的犯罪分子,或是颓废懦弱的社会底层人士;年轻女子多为富有异国风情的风月佳人或是柔弱凄苦的悲剧女性……

但是,对华人形象的这些传统偏见已经被基本颠覆,人们的观念也开始改变。不论是《谍中谍3》里协助汤姆·克鲁斯完成艰巨任务的那位光彩照人的华裔女特工,还是去年的热播美剧《销声匿迹》中智勇双全的FBI华裔女探员,还有成龙、周润发扮演的维护正义、打击邪恶的英雄形象,刘玉玲、杨紫琼扮演的英姿飒爽的侠女形象,他们的表演都备受肯定,形象深入人心。

如今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华人角色已是华人真实生存现状的反映,这当然与上述三大华人演员群体的努力奋斗密切相关,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国力和不断扩大的国际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甚至热爱中国。

事实上,“中国热”和“汉语热”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截止到今年6月,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56所孔子学院(课堂),预计到年底将增加到200所;在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人数成倍增长,据估计,在全美最好的100所大学内,大约有300到500位专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学者……当全世界都在面对“中国热”时,西方影视界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美国戴维森大学的学者沈晓虹曾在《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热》一文中指出:“好莱坞近年来出现的跟华人有关的影片不仅在数量上比过去多,而且在内容及其社会意义上要比过去复杂得多。”特别是改编自香港电影《无间道》的美国影片《无间道风云》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中国风”吹到了好莱坞的核心地带。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成为各行各业都不可忽视的商机。于是,越来越多的西方导演选择到中国取景拍片,比如《谍中谍3》中出现了上海的摩天大楼和江南小镇西塘的小桥流水。

交流便能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景况、华人真切的现实形象都被摄像机充分捕捉,虽然离完全征服好莱坞尚有一段距离,但海外华人演员的日趋活跃、西方银幕上华人形象的改观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