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壳炮艇到中华神盾: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
[ 2007-08-06 13:58 ]

“我们最初的舰艇都是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他说,“后来从苏联引进了一些舰艇,吨位逐渐由十吨级上升到百吨级、千吨级。”

以自力更生造舰艇为标志,中国海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说,中国不仅建造了自己的驱逐舰、护卫舰,还造出了技术难度更高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

“5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海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自己造的舰艇在国际上也算得上是先进的。”他说。

他认为,目前海军正处在向高科技电子信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转型期。“以前靠的是力气,得能把炮弹抱起来塞进炮膛。现在需要的是知识、是大脑,必须适应世界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才能不落人后。”

在海军某基地,记者看到了中国国产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这种封闭型军舰不但外型优美,而且具备对空中、水面和水下目标的攻击能力,以及超视距打击能力和区域防空能力,被海外一些研究者誉为“中华神盾”。

当战斗警报响起时,舰面上看不到一个人。所有的武器设施全部通过舱室内的电脑进行操控。

当然,海军的进步不仅仅是在装备上。2006年底中国发布的国防白皮书说,海军要“加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海上机动兵力建设,增强近海海域的整体作战能力、联合作战能力和海上综合保障能力。”

人民海军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进。由战舰和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已对全球数十个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并顺利完成环球航行,显示出强有力的海上综合保障能力。

在海军航空兵某部,记者看到训练中的舰载直升机稳稳当当降落在驱逐舰狭小的甲板上。目前海军航空兵已经实现了夜间行进中着舰,潜艇、水面舰艇和舰载机协同作战已成为海军日常演练的重要内容。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人民海军转型时期的发展重点。目前海军不仅有飞行员舰长、博士舰长,更培养出了一支技术精湛、勇于为国献身的士官队伍。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海无防,无论是清朝水师还是国民党海军都不堪一击,”朱将军说,“我们的海军正逐步壮大并向信息化转型。”(来源:新华网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