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报解读美慰安妇决议案:可惜没有“牙齿”
[ 2007-08-06 15:34 ]

据报道,日本此前曾试图用强大的游说力量再次全力阻止这个决议通过。其实,他们曾在2001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地阻止相关决议案成为国会正式议案。

不过,麦克尔·本田提出的“慰安妇”决议案(House Resolution 121)最终还是压倒性地通过了。美国众议院的决议案具体明确,为亚洲受迫供应性服务的妇女出了一口气,正如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所说:“今天是国会最骄傲的一天。”而在众多议员的发言中,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兰托斯所言最发人省思,他说:“一个国家在被迫去面对其历史上最黑暗篇章时,最能检验出这个国家真正的力量。”

的确,任何一个稍具良知的民族,犯下世纪性的大案后,多少会在心灵深处自谴或自省,如战后德国勇敢承担战争罪那样。但日本政府却完全欠缺悔悟宽仁的胸襟与气度,安倍首相在美众议院决议案通过后,也仅对此表示遗憾轻轻带过,他说:“20世纪发生的侵犯人权事件不胜枚举,大家应携手共创美好新世纪。”这明显是在转移目标,模糊视听。

可惜,这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的议案,仅具象征意义,没有“牙齿”。不仅如此,几乎没有一家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把它当作要闻处理,《今日美国》报甚至只字不提。这和3月份议案提出时的议论纷纷恰巧相反。同时,这边美国国会要求日本政府针对“慰安妇”问题作出“明确道歉”,那边白宫却力挺安倍,称“我们支持安倍,他是一个宝贵的盟友,布什总统支持他。”

为什么白宫与国会传出两个不同的信息呢?这很可能是日本游说团的成功。因此,我不觉得这个议案是一个“新起点”,相反,它可能是这个问题的“结束”。

这个冤案拖了60多年了,日本政府一直在抵赖。等到这些幸存的受害者一个一个死去,就更没有“具体证据”了。

历史不能泯灭,但它带来的创伤可以治愈。《纽约时报》(03/06/2007)也为此发表社论,指日本政府的资料已证实了日军强征“慰安妇”,当局却试图歪曲事实只会损害日本的声誉。摆脱耻辱历史的第一步是承认事实。

世界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慰安妇”历史,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为她们奋斗的团体和人士,包括日本正义人士在内。(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