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南海舰队某工程大队攻克海上岛礁施工难题
[ 2007-08-09 11:5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种世界领先的土方模袋海上施工技术,在南海舰队某工程大队远海岛礁工程建设中应用后,一举攻克了珊瑚礁土方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易渗漏、易瓦解的难题。7月下旬,该大队采用这项技术构筑的某岛礁防波堤工程竣工。笔者今天从有关部门据悉,我人民海军在珊瑚礁地形大面积采用这项新技术施工,尚属首次。

珊瑚礁形状千姿百态,结构质地松散,在珊瑚礁上浇筑混凝土,是一个世界性工程难题。该大队承建的远海某岛礁防波堤,位于港池周边的潮间带上,护底结构处于天然风化的珊瑚礁上,高潮淹没,低潮裸露。参差交错的珊瑚礁丛就像“无底洞”,混凝土砂浆刚刚注入就被珊瑚礁缝隙吸走,随即在潮起潮落间消逝得无影无踪。

为尽快解决这个制约工程进度的“瓶颈”,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工,工程项目负责人、副大队长陈书国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专业资料,结合自己在以往重大国防工程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大胆提出将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模袋混凝土技术运用到施工中。

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个个巨大的袋囊被沉入海底,覆盖在高低起伏的珊瑚礁上。随即,海上工程作业船将混凝土加压,灌注到这些袋囊里。于是,一个个袋囊好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紧紧地附着在珊瑚礁上,瞬间好似给千疮百孔的珊瑚礁披上了一层坚硬的“盔甲”。在这些“盔甲”上可以建礁堡、筑长堤,再也不怕潮涌浪打。

陈书国告诉笔者,这一技术具有耐久性好、地形适应性强、防渗透能力强、施工速度快、水下施工便捷等诸多优点,而且在水下作业时不需赶最低潮,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潮水对施工的影响。此外,浇筑成形的堤基还具备良好的整体性和流线型结构,抗浪减压能力强,对潮汐、风浪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编后:

沿袭陈旧的施工技术,宝贵的建设资源打了“水漂”;官兵探索采用新技术,难题迎刃而解,海上长堤拔地而起。来自南海舰队某大队的这则新闻说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同时,也要想方设法把广大官兵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调动起来,凝聚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上来。(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