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之殇:国宝回流等于被盘剥两次
[ 2007-08-16 08:33 ]

命定的劫难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劫,另一个纵火焚烧……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如是揭露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行。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点燃了圆明园,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整个园林几乎化作一片焦土。圆明园成了哭泣之园!

从此开始,圆明园连遭“火、木、石、土”四大劫难,直至伤筋动骨,奄奄一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前次劫难中幸存的圆明园建筑和大量古树被毁。“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廷所藏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洗劫。”牛宪锋表示,经此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清朝覆灭后,北洋军阀的政客们又将魔爪伸向了圆明园内的石料,一车又一车的石头被达官贵人们运走,很多官员的私家官邸甚至陵墓都使用了不少圆明园石料。圆明园一时间成了采石场!

此后,大量农民涌入圆明园,挖山填湖,种水稻,建房屋,园内既有的山形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文革”期间,圆明园遗址遍布稻田、工厂和学校。直到2006年,仍有数百家住户和单位在圆明园内“驻足”,甚至一家大名鼎鼎的家电公司合同到期后仍拒绝搬迁而被告上了法庭。

艰难的保护

谁来保护圆明园?如何保护圆明园?

从1860年开始,多少有识之士奔走呼号,但却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而今,面对这座镌刻着民族耻辱记忆的园林,圆明园的保护却依然饱含争议。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整修,大部分山形水系得以恢复。“真实的遗址,真实的建筑,再加上绿化美化。”宗天亮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没什么困难”。

而多数普通人今天提到圆明园,却很容易产生走进历史轮回的错觉:2005年的湖底铺膜风波,2006年浙江一机构要异地重建圆明园的“壮举”,以及圆明园湖心岛被当作私家花园出租的闹剧……一次又一次吸引眼球的风波,只能让人徒留一声叹息。

或许,对这座古老的园林来说,热闹只是别人的,而它却只有带着一身的伤痛,选择无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