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志荣:注重海洋意识与海洋理论
[ 2007-08-21 13:49 ]

资料图片:2006年7月1日,在韩日两国有主权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附近海域,一名韩国海岸巡逻队队员在巡逻艇上观察情况。新华社/法新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也不可能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无法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把事情想好办妥,尤其是按照国际海洋法游戏规则打擦边球,为子孙后代多争取海洋权益。另外,由于意识淡薄,也不可能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冲动,即使有,争夺海洋权益的力度和强度都不足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我国可以主张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现在看来有一半是有争议的。我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经名存实亡。一些邻国在南海本来应该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实施海洋资源开发,年产石油从1000万立方米,猛增到4000万立方米。在东海,日本则极力主张以所谓的“中间线”划分界线。

我国面临如此数量多、难度大、领域广的海洋问题,尚未成立海洋问题研究机构,进行长期的专门研究,仍然采用成立课题组,委托研究的形式进行。对韩国建立的“苏岩礁平台”,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以及“钓鱼岛”问题,南海诸岛归属等问题,缺乏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我们容易给人一味“任其自然”的印象。

我国海洋管理任重而道远,对内肩负海洋开发利用的秩序维持;对外,面临与周边国家划界,以及涉及公海、极地和国际海底等海洋权益维护的严峻形势。缺少系统正确理论指导下的海洋管理,无法达到取得理想成效的目的。

以海岸带为例。海岸带是人类生产活动最活跃和理想的地方,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带,发展海洋经济加大对海岸带的管理力度势在必行。但在海洋法制日益被重视的今天,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所颁布的10部涉海法律中,《海岸带管理法》却不见踪影,而且至今未见立法的计划。

另一方面,我国的海洋领域立法数量之多,层次之高,速度之快创世界记录,但其另一面存在着适用度低,操作性差,空白点多的问题。这正是在缺乏系统正确的海洋管理理论指导下管理海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没有系统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认识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的重要性,没有战略和政策支撑的海洋事业发展往往会迷失方向。海洋管理体制久议不决,海洋管理机构改革方案难以出台,摇摆不定,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现代意义上海洋管理理论的支撑。国家海洋管理如果走一步看一步,就会落后、矛盾、低效。(郁志荣/中国海监东海总队副总队长高级工程师)(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