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踏上开放建军征程 吹响开放建军号角
[ 2007-08-22 10:19 ]

8月17日,“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实兵演练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这是中方直升机运送的特战队员机降出击。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更加稳健的开放步伐

由上可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人民解放军的“开放建军”使得“中国军队在面向世界、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充满活力与自信,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正是这种积极、适度、稳妥的开放,使我军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尊重和支持,也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得以在借水行舟中破浪前行,不断迈进。因而,可以预见,随着我军职责使命的进一步明晰和拓展,现代化的需求和进程进一步加快,开放建军的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开放的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有“中国陆军窗口”之称的“临汾旅”某连排长宋海龙在谈到10年来本部队对外开放的变化时就说:“10年前,我们展示给外界的大多是轻武器射击、侦察兵高墙攀登等传统课目,有时甚至是养猪种菜的经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战术、新装备走进了表演场地……”,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张邦栋更明确表示:“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在对外交流的各个领域中加大开放与合作力度。解放军愿意与世界各国军队增进互信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链接: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该书向世界描绘了一个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引起震动。

1946年2月,为迎接来延安访问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解放军第一支仪仗队首次亮相世界。

1955年,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中国开放第一师”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军队的“窗口”对外开放。

1971年,被誉为“中国陆军的窗口”临汾旅对外开放。

1989年5月12日新华社的特稿《中国士兵的塑像》首次公布被报道部队的番号。

1998年中国第一份国防白皮书面世,中国军队以每两年发布一次国防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自己。

2002年10月,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与外国军队联合举行实兵演习。

2003年4月,中国第一支走出国门的维和运输部队飞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年8月6日至12日,中俄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军队举行“联合—2003”反恐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参加的多边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2003年8月25日,中国军队首次开放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来自15个国家的27名军事观察员观摩北京军区在该基地举行的“北剑0308”演习。

2003年10月22日,中国和巴基斯坦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与外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

2004年3月16日,中国海军与法国海军举行联合军演。截至当日,这次演习是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举行的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

2004年6月20日,中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第一次联合演习。演习邀请了美国、法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15名驻华海军武官全程观摩演习。

2004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举行了代号为“友谊—2004”首次联合反恐军演。

2004年8月28日,中国和印度两军边防部队首次在边境地区举行联合登山训练。

2005年9月27日,“北剑—2005”军事演习,24国的40多名军事观察员观摩此次演习,开创建国之最。

2005年10月,拉姆斯菲尔德来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司令部大楼,成为首位走进这座大楼的美国国防部长,也是第一位走进这座大楼的外国人。

2006年9月份和11月份,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分别在两国海域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因中美军方的交往史上首次而引起广泛关注。

2007年3月8日,中国海军首次参加代号“和平—07”的多国军演。(来源:中国国防报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