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潜艇机密情报外泄 “流向中国”说疑窦重重
[ 2007-08-24 15:22 ]



日本潜艇 (资料图)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日本共同社8月23日报道,东京警视厅目前正在对一家日本贸易公司前社长展开侦察,称其涉嫌将日本潜艇的技术资料外泄,且“可能流向中国”。然而,情报观察家却认为,从日本方面目前透露的情况来看,所谓“潜艇机密流向中国”的说法根本不靠谱。

日本“潜艇机密”外泄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京警视厅公安部日前对防卫省技术研究总部一名技术干部和一家贸易公司前社长的家进行了搜查,结果从其中一人家中搜出了“疑为”“中国方面”要求前社长搜集机密情报的“书面资料”。

共同社声称,“书面资料”是在与前社长相关的地方被没收的。“书面资料”要求搜集的情报可能属于《日美相互防卫援助协定》附带的《保密法》所规定的“特别防卫机密”。

至于这位贸易公司前社长的身份与活动,日本方面认为这名前社长“可能认识”一些“中国军方人员”,并于2001年12月与技术干部一起到北京与“中国官员”会面。此后,前社长按照“书面资料”的指示,向技术干部提出情报搜集要求。目前,东京公安部“怀疑”前社长涉嫌违反《保密法》的“侦测、搜集罪”,目前正在展开调查。

“流向中国”说疑窦重重

然而,国际情报分析家与观察家却认为,东京警视厅和共同社的说法疑窦重重:

首先,共同社也承认,日本当局在2005年3月曾以盗窃嫌疑搜查其中一名嫌疑人、潜艇技术人员的住所,但因为证据不足而没有受到起诉。这至少说明所谓的“潜艇机密”外泄说法就没有任何的依据。

其次,共同社又报道称,日本共有17艘潜艇,其中7艘是最新的“亲潮”级潜艇,在潜航深度、静音和声纳侦察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分析认为,这些资料“最有可能”被窃取。至于这样怀疑的依据,共同社报道称,中国潜艇的静音与隐身能力已经引起美国方面的警惕。近年来由于强调科技强军,中国潜艇的隐形能力得以大幅提高。由于开发出一种“艇用外壳表面仿鲨鱼皮技术”,采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类似鲨鱼皮结构的消音瓦,使得中国的新型潜艇不但能显着吸收潜艇自身产生的噪音,还能吸收和消弱敌方的声纳探测声波,从而在潜艇隐形领域可与美、英、俄等国一较高下。对于中国潜艇的进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评论》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海军新型核潜艇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安德鲁·埃里克森认为,中国潜艇性能的提高“是中国一直自行努力的结果”。

再有,日本警方的说法和报道通篇充斥着“可能”“怀疑”的词句。在没有任何的确切信息之前,让媒体对外发布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与中日加强军事交流背道而驶

另外,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与中日正在加强的军事交流完全背道而驶。

中国国防部8月23日通过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受日本防卫相小池百合子的邀请,国防部长曹刚川将从8月29日至9月6日对日本及菲律宾进行友好访问。这将是中国国防部长9年来首次访问日本,预计防长会谈将就早日实现日本海上自卫队与中国海军舰队的互访等问题交换意见。

共同社报道,据北京的日本大使馆透露,这次访问为期5天,曹刚川将在日本逗留至9月2日,随后将转访菲律宾。至此,因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而中断的日中防务交流将正式恢复。(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