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码类产品对华出口翻番,但中国农产品(18.99,0.11,0.58%)对日出口大幅减少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6年中日贸易额继续呈增长态势,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2112.9551亿美元。据预测,2007年中国有可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然而,在双边贸易保持增长的同时,日本对华投资却出现下降。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家阳一告诉记者,从2006年日本贸易总额中贸易对象国所占份额来看,美国为第一位,占17.4%,与第二位的中国(17.2%)之间的差距缩小至0.2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数码类产品对华出口翻番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的照相机、摄像机一直占据优势,在对华出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国内经济景气旺盛,以国内富裕阶层为中心,对日本产品的需求也趋旺盛。日本产高档数码相机及家用摄像机这类影像存储和播放机器的对华出口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02.9%。此外,中国对日本产高档轿车的消费需求也很旺盛,日本轿车对华出口同比增长达到15.9%。
在这些优势产业的带动下,日本2006年对华出口增长15.6%,比起2005年8.8%的增长率几乎翻了一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解释是,在以欧美为主的世界市场需求扩大和产品多功能化的背景下,电子零部件、汽车及汽车相关零配件和构件等商品对华出口增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并向中国出口的日本企业,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另外,日本的零部件、有色金属类产品、塑料在中国的销路也不错。
日本对华贸易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对日出口却放缓了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对日出口增长8.5%,远远低于2005年15.8%的增幅。“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国内对音像产品和办公机器的需求减少,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真家阳一说。
目前,日本国内对音响、电视等产品的需求同比减少5.8%,对办公机器的需求同比增长仅为2.0%,这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其次,中国对出口日本的部分商品采取了优先供应国内的政策,受此影响,煤炭出口同比减少18.8%,钢铁出口同比减少6.7%。
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大幅减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受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大幅减少。
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为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该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即0.01毫克/公斤。该制度涉及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范围之广、标准之严堪称前所未有。其残留限量新标准中仅“暂定标准”就有5万多项,涉及农业化学品700多项,而“一律标准”更是涵盖了“暂定标准”之外的其他所有农业化学品和农产品。我国目前的限量标准仅涉及农业化学品200余种,限量指标不到3000条,差距非常明显。目前,中国制定的许多标准与日本的标准无法对应,而能够对应的标准中,日本有25%的标准严于我国标准。
受此影响,2006年全年中国食品对日出口仅增长1.8%,新鲜蔬菜的出口呈大幅下降态势,其中生蘑菇对日出口减少27%,豌豆出口减少34%。自该制度实施至2006年11月末的半年时间里,日本方面以残存农药超标判定不合格的进口食品达264件,其中中国的食品最多,为87件。
据统计,2006年日本新鲜蔬菜的进口减少了14%。关于数量减少的原因,日本农业相关人士指出:“受到暖冬的影响,日本蔬菜丰产,日本国内市场行情低迷,所以没有必要从中国进口蔬菜。”零售相关人士则表示:“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所以对国产蔬菜需求增加。”由此可见,日本进口商对中国产新鲜蔬菜的态度变得慎重起来了。
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度减少
在贸易额连年持续增长的同时,2006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呈下降态势。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6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和金额都出现下降,项目数为2590个,减少20.77%;实际投入金额45.98亿美元,减少29.6%,而同期中国引进外资整体则增长4.47%。截至2006年年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为37714个,实际投入金额579.7亿美元。日本是我国第二大外资来源,仅次于香港地区。
在对华投资减少的同时,日本对越南和印度的投资却呈现上升态势。对印度的投资从298亿日元(约3亿美元)增长到598亿日元(约6亿美元)。对此,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真家阳一表示,对华投资减少,是因为日本三大汽车厂商已经在2002年完成了投资,进入生产阶段。“投资减少,是因为该做的都做完了,比如说,三大汽车厂商在广州的投资下降了42.9%”。
“日本企业到越南、印度投资,并不是完全放弃中国市场,而是分散风险的做法。今后对华投资仍值得期待,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无可替代。”他说。
另外,真家阳一还告诉记者,中国从日本引进技术的数量非常大。2006年,中欧技术贸易增长4.5%,达86.6亿美元;中日技术贸易增长36.1%,达到52.4亿美元;中美技术贸易增长24.4%,达42.3亿美元。“欧盟由多国组成,作为单一国家,日本是中国技术引进的第一大国。”他说。
不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提供的资料里,有一句话耐人寻味:日本企业技术实力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今后日中贸易增长的关键所在。用真家阳一的话说,日本产品的更新换代会影响到中日贸易,“资本、劳动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要素,日本唯一可做的是技术创新,对日本来说,关键在于技术”。
在日本方面看来,在从模拟向数字技术的演变中,日本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市场继续保持着很高的竞争力,这直接带来了贸易的扩大。但是,有日本企业担心,依赖于把零部件集中起来组装成最终产品的数码产品的做法是比较危险的,即当日本技术革新速度减缓时,很容易被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韩国的企业所赶超。
中日贸易扩大有四点理由
“中日经济关系非常紧密,虽然有些问题,但没有大的贸易摩擦,呈坚定发展的势头。”真家阳一对记者表示。他说,日本期待温家宝总理4月11日至13日对日本的访问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促进双方的经济交往。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研究报告认为,日本与中国贸易扩大有4点理由:
第一,世界经济呈现增长,中国向世界市场供应的产品增加。对此,日本对中国的关键零部件的出口不断增加。
第二,中国国内对日本产品的需求旺盛,汽车及数码家电产品等出口稳步增长。
第三,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及生产工序间分工进一步取得进展。由于价格及性能的原因,生产基地的割据状态进一步推进,因此不得不从日本进口在中国当地难以采购的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汽车相关零配件及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造成日本出口增加。另外,预计从中国进口普通用品增加。
第四,随着微软新视窗vista产品的推出,可以期待带动商用电脑置换高潮,因此预计办公机器(电脑)的进口将会增加。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