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北京时间8月28日上午,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及亚洲未来。以下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的演讲全文:
各位,早上好!
我们这是第三次开会了。第一次会议的时候,中日的关系似乎比摄氏零度还低一点,第二次也就是安倍首相参加的那一次是由零下向零上过渡的时刻。现在肯定是零上的,因为已经破冰了,又开始融冰了。论坛的主办双方又做了民意测验,无论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印象还是中国国民对日本的印象都有了明显的上升。这个统计是可靠的。因此我们相信这个结果。我觉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除非出现特别特别意外的事件,中日关系的改进是不会回头的。我有三个理由:
第一,安倍首相去年十月开始的“破冰之旅”是他作为政治家的判断,但是这是有潜在民意基础的,特别是包括日本国民的民意。日本外务省在2005年10月的民意调查中显示67%的日本国民认为中日关系应该改善。安倍就任首相的第二天《朝日新闻》进行了民意测验,63%的被调整者希望新的首相积极改善中日、中韩关系。后来安倍首相访华之后又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83%的日本国民支持这次访问活动。中国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同样得到了两国国民的高度评价,这是中日关系的改善有两大民意基础的一个证明。
中日关系改善进程不会逆转的第二个理由是中日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深了。这是两国战略利益的共同点,也是阻止政治关系恶化的一个强大的、刹车的装置。我们两国的贸易在去年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元,今年可能还会超过去年。在全世界,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不多,只有七八对,我们是其中一对,并且还会上升,很可能成为这七八对中的第一名。所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利益基础,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见到这个基础受到伤害。这是我相信中日关系好转的、不会回头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我认为中日关系不只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有的国家担心中日关系如果不好会危害他们的利益。新加坡的报纸说他们最担心的亚洲问题就是日本和中国之间发生新的冷战,听起来让人觉得很紧张。不久前,我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类似我们这样的庆祝双方建交35周年的恳谈会,两个国家的代表都在会议上很严肃的问我,中日关系怎么样了?不要让他们面临着困难的选择。我回答到:中日关系如果是一个汽车,原来是走下坡,现在开始上坡了。上坡了就要特别谨慎,油门要踩住不要放松,要谨慎驾驶,不要急于换挡,换挡就灭火了。他们问我开的是什么车,我说是丰田在中国生产的车,我们会驾驶的很平稳,请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朋友平稳看着我们爬坡吧!不怕慢就怕站,更怕滑坡。两个国家的朋友都热烈的鼓掌,给予了期望和支持。这就是中日之外的国家并不希望中日关系搞坏,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美国说如果中日关系不好会影响他们在亚洲的利益,这样说我们觉得也是有道理的。
这样看是不是太乐观了?也许还有犹豫的方面,我想有三个可能的障碍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想想,看看如何去做。
第一个问题,中日两国一直同意构建基于共同战略的互利互惠关系,但是对于彼此的战略意图还有种种的猜测。让我们忧虑的是什么呢?刚才我们会议的主持人工藤先生说大家吵架也没关系,为的是交换真诚的意见,那么中国方面有什么意见呢?日本政府的一些人或者部门有的时候还在表达和渲染“中国威胁论”。比如最近防卫厅的《防卫白皮书》把中国作为一个假想敌看待,这样不好,这让中国人感觉不好。一个欧洲人说如果你把某个人看成敌人,时间长了那个人真的会成为你的敌人的。但是我们中国人不会变成日本的敌人,所以请日本防卫厅深刻的想想。
最近印度的媒体和英国的媒体报道,安倍首相22日在印度国会发表了演说,强调日益携手建立“大亚洲”,媒体说日本要构建四国的价值观同盟,这个四国就是日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没有中国。没有中国,这也是个问题。这也是我的忧虑。
另外,中日间有些悬案至今没有解决。有的越来越热闹,如钓鱼岛问题等等。有些问题要克服急躁,要相信两国国民和政治领袖长远解决疑难问题的智慧。
(以上讲话根据现场速记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