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客还有什么不能“晒”?
[ 2007-09-26 14:3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今年9月20日,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如今,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超过1.62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国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网客”。最近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社会新词汇中,“晒客”、“印客”、“威客”等收录其中。这是继“博客”、“播客”等之后,又一批新“网客”正式进入汉语言体系。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新网客扫描”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走近这些“网络部落”。

晒客,无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

从工资到股票

参“晒”内容无所不包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奖金是多少、车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

“应届毕业,上海,事业单位,工作8个月。2000×3(实习期)+2150×5(转正)+200×8(交通补贴)+350×8(住房补贴)+200(电话补贴)+50×3+100×3×2(伙食补贴按季度,第一季度50)+400(高温补助)+100×3(协议补助)+2150(年底双薪)+2000(新人年终奖)=6000+10750+4400+950+700+4150=26950”。

这是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8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另外还有“苏北外企惨淡工资单”、“武汉小警察收入”、“北京普通中学教师的工资单”……类似的自曝工资行为不胜枚举。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教师收入的争论。

在一些“晒工资”的网上论坛上还能看到,从公务员到公司秘书,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硕士毕业6年的“金领”,公布工资条的帖子比比皆是,而且点击率和人气都很可观。

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晒”股票……

2006年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新群体?

一些网民认为,“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提供相互交流、传递情感的渠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贴到网上和陌生人交流。一个叫“谦谦君子”的网友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

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