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责任”的挑战
[ 2007-10-09 15:28 ]

  资料图片: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声望源于成就,魅力源自实力;但过高的期待、过重的责任,无疑会增加中国的发展风险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所谓“大国责任”包罗万象,就经济责任而言可概括为:维护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参与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失衡和环境问题,扩大金融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增加国际援助等。

面对新的征程,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但是,过高的期待、过重的责任,以及所谓“大国责任”背后隐藏的玄机,无疑会增加中国的发展风险。

世界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

国际社会之所以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主要是“中国因素”弥漫全球。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而迅猛,2006年GDP近21万亿元,经济规模仅次于美日德,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且仍快速增长。国际权威经济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随着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中国GDP仅相当于全球总值的5%,但全球经济的实际增量约1/3来自中国。此外,过去4年,经济敏感商品(如石油及铝、铅、铜、铁、锡等多种金属)的需求增长约50%归因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冲击波”更是突出,以致国际社会一度掀起“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喧嚣。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的被动接受者,但是今年以来的某些股价波动,直接影响亚洲、欧洲乃至美国股市。

此外,还由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迅速调整。国际经济专家认为,全球经济正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转型,经济中心正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亚洲、东欧、中东与拉美等地的新兴市场,今后25年内,新兴市场将占有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是21%)。美国高盛集团发表报告声称,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BRICs”)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到本世纪中叶,“金砖四国”将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中国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再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国际经济事务“管理”乏力。美国经济因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居高难下而陷入越来越大的困境,深度依赖国际资金,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如抵押贷款利率)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因素制约。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6年外国在美国投资的收益比美国在海外投资的收益多73亿美元。这是自1946年美国官方政府开始收集此类数据以来首次出现“投资赤字”。“三大赤字”使美国金融霸权的“底气”愈发不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因长期执迷“华盛顿共识”,以及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占世界外汇储备的3/4),其国际影响力在降低;世贸组织(WTO)则因多哈回合中止、区域与双边自由贸易盛行而处境尴尬;“七国集团”因代表性不足而广受诟病,对全球经济的调节愈发力不从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