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挑战和危机,如何突破文化走出去的瓶颈,改变中国文化产品低水平生存的状态,成为当务之急。
突破一:从“低端”到“高端”,从“杂牌”到品牌
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曾在美国栽过一个跟头。
据媒体报道,赵本山率演出团于2月23日抵达美国加州,计划3月2日在纽约演出一场。让他意料不到的是,总共只卖出不到50张票。有趣的是,与纽约的场景相反,赵本山及其团队2月24日晚在洛杉矶的演出却非常火爆,2000个座位的剧场涌进了3000余名观众。原来,洛杉矶是全美东北籍移民最多的三大城市之一。这恰恰证明,赵本山的艺术表演还没有真正走向国外。
阻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瓶颈,就是中国文化企业品牌意识还很薄弱。
正因为没有品牌赋予的“附加值”,中国许多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往往提不起“身价”。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坦言,中国现在还缺乏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产品。他说:“中国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这种文化资源怎么转化成对外文化贸易的产品?这里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也认为,缺乏品牌,尤其是缺乏高端品牌,使中国文化处于全球文化产业链条的下游。
“中华文化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以往,我们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的许多艺术可以不客气地说是中低端艺术。”张宇痛心地说,我们请进国门的是高端艺术,如果输送出去的文化产品质量相差甚远,又怎么可能将真实的中华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突破二:打造文化巨舰,扭转“文化逆差”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徒》儿童版(右)和成人版(左)封面的拼版照片
以五千年文明傲立全球的中国,却难以被称为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巨人。
巨大的文化逆差不仅表现在我国的剧院、舞台上,而且普遍存在于各个文化领域,包括影视、出版、音乐、动漫等等。
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大型文化历史读物《话说中国》被美国《读者文摘》买走版权,被出版界视为巨大突破。令人尴尬的是,这个成绩与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相比几乎微不足道。据称,该书的前5本被翻译成世界60多种文字,总计销量达到2.75亿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周舜培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2004年我们向美国输出了14种版权,而从美国引进版权4068种,进出口比为290∶1。
而今年七、八月,《变形金刚》又在中国狂卷2亿元票房。同期上映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力作《勇士》,尽管紧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最终也只获得600万元票房。勇士在金刚面前变成了“烈士”。
实力悬殊,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向外出击的又一大瓶颈。仅以动画产业为例,由美国迪斯尼等公司主导的动漫产业,包括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内容,正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个全球经济热点。美国网络游戏业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日本游戏市场每年创造着2万亿日元的市值规模,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以《大闹天宫》写下辉煌的中国,却沦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
近年来,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剧院魅影》,以及美国迪斯尼音乐剧公司制作的《狮子王》、《小熊维尼》络绎不绝地到来,更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企业与海外同行从综合实力,到文化产品生产、营销以及塑造、维护文化品牌等方面都存在惊人差距。
突破三:努力为中国文化产业造“芯”
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经济舞台上,中国的许多文化企业仍然坚守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没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影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问题是,中外文化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会模仿,会根据别人的想法来制作产品,但很少能做出一些创造,而创造是文化产业的灵魂”。
多年来我国能在国外叫得响的文化产品,大都是功夫、杂技和民俗表演,局限于传播琴棋书画、武术气功等传统文化,缺乏对我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其实中国的新时期文化同样精彩,需要的是挖掘、加工和创新。
一部叫《猫》的音乐剧,目前为止全球票房超过30亿美元,这是许多中国文化企业想都不敢想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说,《猫》其实就是高度市场化的一个成果,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形成“中国化的国际文化产品”或“国际化的中国文化产品”。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好的题材,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正在实现无国界流动、无国界分享,像我们的‘花木兰’就被美国引进开发了,‘孙悟空’也被日本拍了不知多少个版本。”张晓明分析说,有题材却拍不出好东西,原因是我们向来关注的是如何以我们的文化去影响别人,而不关注别人需要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更有吸引力。其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走得好,首要的是引发国外观众的兴趣,然后再谈影响他们。我们以前的文化生产在与国际对接的过程中,自说自话的时候比较多,不太关注别人接受的程度,现在要转变这种态度。
突破四:“中国制造”须踏上市场节拍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一部分。
据文化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2.1万家,从业人员136.8万人,主营业务收入638亿多元。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规模的扩大确实可喜,但我国文化产业也存在对国际市场规则不精通、业务不太精细的问题。
张晓明说,当今的文化市场正在进一步全球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大循环的基本条件,与前些年全靠国家推动不一样,现在文化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必须踩上市场的节拍,认真研究市场。他认为,掣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因素,仍然在于市场主体,即企业对市场是否了解,生产行为是否考虑到全球大市场。
曾任某国际著名汽车公司高管的杨雪兰指出,在海外树立中国文化品牌,意味着中国公司必须对西方商业环境相当熟悉,并对自己的文化产品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
任职于美国《读者文摘》的陈龙根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首先应是,用中国独特的文化素材,依照“国际口味”加工,生产出高水准的文化商品。其次,塑造品牌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长期战略。
张晓明说,不仅有形市场值得关注,还要对资本运作进行关注,这就是引进大额资金,实施“蛙跳式”战略,此种情形尤其在新兴传媒领域比较多见,比如手机、网络、游戏等,这些领域面对的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他们最活跃,也最喜欢追求新鲜时尚的东西,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更要依靠文化贸易,直接将文化产品输送到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更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超越部门互不通气、分散作业的体制,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各方智慧,制定文化对外发展战略”。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说,应选择一些骨干集团或单位与国外一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资信可靠的知名集团、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网络和发行渠道,使我国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更多更快地走向世界。同时,实施政策支持,对于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要在立项审批、贷款、利率、税率等方面实行优惠。
张晓明说,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我们应建设一个制度规范的国内市场,这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充分开放国内市场,激活消费群体,我相信,中国的文化企业如果在国内能做大,在国际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认为,除了通过表演、展览等各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还应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这些渠道的营造与发展,还需要国家出面协调,进行大局上的考量。
有专家指出,民营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最年轻也最有朝气的分子,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同时引进外资,双管齐下,必然能够激活中国文化产业。(来源:半月谈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