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嫦娥一号”全解读
2007-10-23 09:19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人向遥远星空进发的帷幕正在拉开!

西昌卫星发射场里,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整装待发;发射现场门票的价格高达千元,但仍然供不应求……中华文明中的“嫦娥奔月”传说,就要变为现实。13亿中国人,在浓烈的气氛中期待着这一刻——这是他们历经了几千年的梦想!

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奔月”

上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体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万户”。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将自己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绑着47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这个中国人虽然未能如愿,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写就了这个星球上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如今,他的后人不仅实现了他的梦想,还要将梦想延伸得更远、更远。

“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让中国人坚信,月球不再遥不可及。

2004年2月13日,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着陆,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中国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这些让全世界华人感到振奋的宏伟计划,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眼里,是中国人艰难起步、不懈努力的必然。

“25年前,我的研究就从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欧阳自远告诉本刊,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时,向中国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样品铸在一个有机玻璃盒内,从外面看起来很大,其实只有1克的重量。有关部门很快找到了远在贵阳的欧阳自远。

“我们将这1克月球岩石切成两块,一块保存起来,一块用来研究。美国人赠送月岩样品,其实也是在探测我们的测试能力和研究水平,虽然这话没有明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是让美国人很信服。”欧阳自远说,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25年后,尽收中国人眼底的将不再只是一块只有1克的石头,而是整个月球,7.3506×1022公斤的重量!2007年8月10日,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正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9月16日,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发射场;如果一切顺利,“嫦娥一号”将于年底奔向月球(有媒体报道称,可能在10月底发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