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嫦娥一号”发射前15分钟最后一批人步行撤离
2007-10-23 09:48

提醒

低温燃料加注后 进入不可逆转程序

据介绍,从设备设施的材料,到保温到各个环节,既要让火箭“吃饱”,又不能泄漏引发爆炸。

火箭发射前2小时,就真正进入了临战状态。此时,技术人员要给火箭各个系统充电检查。接着,各个环节开始走发射前的准备程序:如检查、90分钟准备……一直到点火发射。发射前2个小时,在控制室的大屏幕上,会显示各种信息:天气状况、星箭状态信息等。距离发射还有40分钟时,火箭塔架打开了。

“进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前,低温燃料加注后,都属于不可逆转程序”,程静说,因此发射中心注意随时听取专家的意见。天气是制约发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射中心技术人员电脑内部网络上,随时可以看见气象信息。雷电等危害性较大的气象信息,随时预报。

撤离

发射前15分钟最后10多人步行离开火箭

据了解,火箭发射前,最后离开发射平台的是上面的操作人员。他们要在发射前15分钟撤离。“最后一批撤离的有10多人,主要是在塔架做勤务的技术人员”。

这些最后撤离的技术人员离开发射台后,立即步行前往地下掩体中。“穿黑色工作服是加注燃料的技术人员,穿橘红色工作服的是最后离开的勤务技术人员”。

程静说,火箭发射时,所有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在距火箭发射塔架2.5公里以内。而且,这些专家也不会戴防毒面具。

幕后

暂时不知是谁下达点火指令

谁将下达“嫦娥一号”发射的命令?程静坦言:目前暂时还不知道。一旦火箭发射成功,实现卫星和火箭分离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将“指挥”卫星的权力移交给位于北京的指挥控制中心。届时,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将显示卫星测量的各种数据,包括测量设备自身的信息等。“有显示飞行的曲线和参数、速度和高度等。还有,所有测量船上发回的信息也将汇总到大屏幕上。”

程静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发射第一颗卫星开始,就制定出了应急预案。目前,又建立了应急体系,已经通过国家的论证。

“所有的环节和风险都做了演练和准备,我们已做好了应对各种险情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都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处理”,程静肯定地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