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马兴瑞 璀璨星空连心宇
2007-10-23 20:54

追求卓越 不懈创新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马兴瑞颇为欣赏的一种风格。在他看来,这是最能促进自己、发展自己以及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担任过卫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获得过各种奖励与荣誉,但他从不贪图功名。

1999年10月,马兴瑞调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从此走上高层领导的岗位。

近些年来,他在工作中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要实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制定的“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必须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作为分管技术创新的领导,他能感觉到,身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战略过程中面临着的各种问题:一方面要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做好技术创新的储备和消化吸收工作……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他首先要迈过的“槛”。为此,马兴瑞带领一班人不辞辛苦,多次深入重点研究所调查研究,力求将技术过程、管理过程、组织过程等有机地加以整合,谋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化。

前几年,很多单位几乎都没有一支从事研发工作的专门队伍,致使创新的能力不足,创新的步伐也无法加快。马兴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建立起一支主打“创新牌”的生力军。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多方听取意见,认为靠舆论引导、靠政策支持是个“好招儿”。为此,他们在各大研究院、研究所之间奔波,一点点扩大“战果”,用5年时间换来了巨变:以研究院为依托、以集成创新为主要任务的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先后建成了;以研究所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专业技术创新为主要任务的18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成立了;以博士、硕士等高素质人才为主体,约达4000人的专职研发队伍组建起来了。与此同时集团公司还出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技术研发管理规定》、《技术研发课题制管理办法》、《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成果转化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办法,从整体上规范了技术创新的管理体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军工企业中率先开展并完成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了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向市场化和企业化转变。

创新需要远见卓识。早在1998年马兴瑞还在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的时候,当听到卫星总装厂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要搞一个《卫星结构制造与生产管理集成系统》的研究课题而研发能力不足时,他立即给予大力支持,牵线搭桥促成了工厂与大学的校企合作,双方联手合力攻关,使这个厂在卫星制造和工艺研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完成这个课题后,工厂的卫星生产与制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改进:研制周期缩短,质量更加稳定,研制过程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尝到甜头的工厂以此为开端,一步步实现了自主研发的跨越式发展。

2001年,针对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装备部门卫星技术专业组组长的马兴瑞,力主并推动对以大型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对地遥感两大公用平台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经过5年预先研究后取得的成果,不仅为中国航天“十一五”的后续发展作好了技术储备,而且使我国的卫星研制能力与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领域可以与世界先进同行比肩。

2006年上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先后举办了空间技术、先进动力等领域的预先研究成果展览,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各方专家的广泛关注。主持展览开幕仪式的马兴瑞其时心潮难平,尽管他内心的波澜被他平静的外表所遮挡。丰硕的成果背后有着太多的艰辛,为了早日拿出这些成果,他与许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创造着攻坚克难的奇迹。

2006年,当自主创新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人们心田的时候,航天人自主创新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技术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瞄准大型长寿命通信卫星平台的国际水平,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研制了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使我国静止轨道卫星平台的寿命达到了15年。这个被航天人称为“东四大平台”的新产物一经推出,很快就促成了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鑫诺二号卫星的立项研制和亚太六号B、尼日利亚卫星、委内瑞拉卫星等3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合同,实现了中国航天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改变了我国在国际卫星通信产业领域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看到这些显著的变化,马兴瑞感到由衷的欣慰。

能够将个人的聪明才智与国家的需要、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荣辱与共,这让马兴瑞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与承担使命的光荣。一直以来,他都不愿意跟媒体过多地谈论自己。在他眼中,航天事业是集体行为,功劳是大家的,而不能强调个人功名。

高调做事是一种境界,低调做人是一种心态。两者反映的都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胸襟。从学者到领导,他一直奉行着这样的准则。

生活中的马兴瑞也是如此。他特别强调“和谐”二字,中国人传统的“天地人和”价值观在他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希望每个人都诚实、善良,这样生活会更加美好。

他和妻子是大学本科同班同组的同学,当年以矿工之子的朴实可爱赢得了大学教师之女的驿动芳心。两人在他读研究生期间就结婚了。一直以来,夫妻间相亲相爱,患难与共。父亲和岳父相继去世后,他们把两位老太太全都接到自己家里来住,复杂难处的婆媳关系到他们家都变得简单了,一家人融洽相处,令人羡慕。对妻子的付出,他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她挺不容易的”,却流露出款款深情。

1995年,当教师的妻子在学校打乒乓球时不慎摔倒,造成脑部出血,要做开颅手术,情况非常紧急。飞来的横祸把这个东北硬汉一下子打懵了,看着昏迷不醒的妻子,不详的预感笼罩在马兴瑞的心头。等在手术室外的他当时泪流满面,直到妻子脱险,他整个人才真正放松下来。在妻子眼中,他是个富有责任感且十分细心的人,对宝贝女儿更是关爱有加。这种温情,化作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如今已在上名牌大学的女儿,有了问题还是爱与耐心的爸爸交流、倾诉,在专业学习方面更是“依赖”父亲的指导。

用智慧迎接挑战,用真情感悟生活。在马兴瑞眼中,生活的多姿多彩,在于对自然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由于工作繁忙,马兴瑞的业余时间很少,偶有闲暇,他喜欢看看书,或与人讨论问题。大度睿智的他,待人热心、真诚、随和,人缘极好,身边的人都愿意与他交流沟通。在他身上也没什么官气,熟悉的朋友私下里仍亲切地称他“老马”。

除了善于交友,他还保留了看新闻和体育比赛的习惯。虽然自称基本不会打篮球、踢足球、下围棋什么的,但却不乏“观战”的浓厚兴趣。有同学揭他的“老底儿”,当年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他也是生龙活虎的,拼抢意识很强;打乒乓球的水平虽不高,但却善于一个球一个球的“找补”,往往会凭着不服输的恒心与毅力,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成为赢家。

其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最让马兴瑞醉心的还是始终坚持的学术研究。从在大学教书到从事工程研制,这种研究从未中断过。在他眼中,学术是神圣的,充满着无穷的诱惑力。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他在航天器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及相关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部分已应用于一种大型雷达卫星发射状态、太阳帆板展开过程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的动力学模型,还应用于一种小型卫星的结构设计及试验,地面试验检验或飞行试验考核均获成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马兴瑞的名字频频出现。由他与其他合作者一起完成的《复杂卫星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获得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了系统地呈现研究成果,他还出版了学术专著《航天器动力学——若干问题进展及应用》,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对学科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他积极推动卫星技术的学术交流,先后主持召开了卫星技术发展战略、总体与可靠性、结构与机构、控制、推进、热控、综合电子、能源、环境工程、火箭与卫星减振技术等方面10余次学术交流会议,主编了相应的论文集,为推动卫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学术的殿堂里,马兴瑞不仅是个探索者,还是个领路人。作为博士生导师,在他门下聚集了一批航天专业人才。平日里,师生促膝而谈,思想的火花时时在交流中碰撞而出。在教学中,他奉行“严师出高徒”的理念,要求自己的博士生一定要懂得查阅资料、提炼问题、撰写报告,且必须要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会定期检查学生们的学习进展,并就相关问题与之探讨。至今,他已经培养出力学和飞行器设计等专业的工学硕士10名、博士19名、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有7名博士工作在卫星总体部、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等单位,均已成为航天系统的技术骨干。

谁能说这不是他那做一个知名教授的理想之梦的延续?!

马兴瑞是个懂得知足的人,他常常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同时,他又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他相信宇宙无穷,探索无边。虽然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看到集团公司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和创新型企业的目标化为现实,让中国航天的辉煌星光更加璀璨夺目。

(冯春萍 索阿娣)

(来源: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2007年02月09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