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嫦娥”01指挥员李本琪:飞天命令由他下达
2007-10-24 17:59

年仅37岁的航天科技专家李本琪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李本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仅37岁的航天科技专家。此次,他将担任“嫦娥一号”的01指挥员,他曾先后12次担任发射01指挥员。即发射场上数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火箭“点火”命令由他下达。

“……5、4、3、2、1!点火!起飞!”每当在火箭发射时,总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指挥着火箭托着卫星直冲太空,在航天专业术语上这个人就是01号指挥员。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仅37岁的航天科技专家李本琪就是一位“01”指挥员,至今他先后12次担任发射“01”指挥员,每次都发射成功,被誉为发射中心的福将。这次,李本琪将担任“嫦娥一号”的01指挥员。

01指挥员不是播音员

有人曾经这样玩笑地问过李本琪:“发射火箭的01指挥员跟播音员有什么两样,不就是倒着数数吗?”李本琪说:“卫星发射如同一场战斗,发射指挥员就是前敌指挥员,必须敢于负责,果断决策。”

李本琪此话不假:火箭测试发射的整个过程由他组织,发射场上数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火箭“点火”命令由他下达。这对年仅37岁的李本琪来说,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所以“必须敢于负责,果断决策。”

从事航天工作15年来,李本琪先后执行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12次担任“01”指挥员,培养出了2名发射阵地“01”指挥员、35名分系统指挥员,组织参试人员排除故障、消除薄弱环节300多处,对任务组织指挥流程、计划协调方式都了如指掌,是测发系统的“专家型”人才。李本琪不仅技术扎实,而且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贡献卓著。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各类重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中国宇航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人才奖”,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执行这么多任务了,所有程序和技术方面的储备都已完全胜任各类发射任务,但是能够在‘嫦娥’任务中担任‘01’指挥员还是让人兴奋和不安,兴奋的是‘嫦娥飞天’是千年圆梦的大事,能够参与其中是一生的荣誉,不安的是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我必须全力以赴,力保发射成功!”

不能出现丝毫意外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在火箭上使用低温燃料发动机的国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全部采用液氢液氧作为三级推进剂。这种燃料低温高能、推力巨大,但易燃易爆,任何一丝意外都可能导致星箭俱毁。

作为“01”指挥员,李本琪在发射任务中多次遭遇“险境”,而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最终确保发射圆满成功。

今年4月14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大雨滂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矗立在发射台上。进入负4分钟程序后,测试人员报告:一个为火箭供气的连接器未按规定脱落,若不在3分钟内脱落,火箭点火升空时必然被其拉扯住,火箭、卫星乃至整个发射场都可能不保。此刻,百余号人的远控大厅鸦雀无声,所有首长、专家和参试人员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李本琪身上。他临危不乱,在1分钟内连续下达7道口令,相关岗位人员心领神会、默契配合。

终于,1分钟后故障排除,火箭顺利升空。

这短短的1分钟,凝结的是李本琪的15年苦功。1992年,李本琪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仅用两年,他就全面掌握了火箭测试发射相关知识。此后,他又从火箭研制设计学起,对火箭结构原理了然于胸。

航天远距离测发系统建立过程中,李本琪运用项目管理技术,较好地将工程设计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短短半年时间,一个信息化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大的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工作效率提高1倍多;以往,二号发射塔完成一次任务后至少需要15天,才能执行另一种型号火箭的发射任务。李本琪带队攻关,将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由以往的40天,缩短为28天。

小小按钮连着航天事业,颗颗螺钉维系民族尊严。李本琪多次担任“01”指挥员,赢来了历次发射任务的全战全胜,被大伙儿誉为发射“幸运星”。对此,李本琪说:“在通住成功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既然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就必须如履薄冰、尽职尽责。”

期待“嫦娥”飞天一刻

在妻子眼里,工作中的丈夫李本琪是个“铁人”。有一次执行任务,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的李本琪病倒在了发射阵地上,可他硬撑着坚持不离岗。在医务室一边输液,一边遥控指挥调度,最终由于劳累过度导致病情恶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可病情刚一好转,他又急着赶回去参加卫星转场。

作为此次“嫦娥一号”发射01指挥员,李本琪又成了前线指战员,卫星发射“点火”的口令由他下达。“零窗口”则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零窗口”,即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李本琪说:“岗位责任千钧重,有太多关注的目光和殷切的期望聚集在我身上,我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对我个人来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火箭一飞冲天,人们兴奋地欢呼:成功了!我和全国人民都在期待着‘嫦娥飞天’的时刻!”

(编辑:王晶 来源: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