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特稿:太空探索引领人类进步
2007-10-24 19:46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0月24日,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流传千古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西昌这座有着“月亮女儿的故乡”之称的地方开始变为现实。

从万户飞天的梦想到载人航天的成功,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绕月工程的实施……浩渺的太空似乎总有一只手,牵引着人类探索的步伐。正是在一个个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脚步。

认识宇宙,认识自身——人文精神的永恒命题

人类可以像猿猴般攀援,如鱼儿般畅游,为何不能像飞鸟那样在空中自由翱翔?正如人类自古以来就对蓝色的海洋充满了崇拜一样,从具有思维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对头顶这片蓝色的天空怀有无限的遐想。

“有两种伟大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哲学家康德的名言,道出了人类对无垠太空与生俱来的情愫。

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就对遥远的星空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而月球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早就激发起了中国人探索的兴趣。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月食进行了记载,在1500年前就进行过月食的预报。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人类从此告别了用肉眼观测月球的历史。

“对神秘宇宙的体验、感悟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宗教、艺术和思想发展变革中的原发动力之一。”72岁的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一部人类思想史,与天文学有关的学说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与所有学科一样,围绕天文学的探索之路,却始终是一条曲折之路,它需要人类认识的智库,需要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因此,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人类对于宇宙、对于自身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认识宇宙,认识人类自身,一直是人类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永恒命题。”欧阳自远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