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军演年
[ 2007-12-28 10:44 ]

中澳新三国海军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2007年10月2日,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舰艇编队在澳大利亚悉尼外海的南太平洋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海军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此次演习,中方派出“哈尔滨”号、“洪泽湖”号和一架搜救直升机,澳方派出“肯尼布朗”号两栖登陆指挥舰和一架直升机,新方派出了“坎特布利”号多功能舰,总投入演习兵员达到 1000人。

演习于悉尼当地时间2日上午12时开始,首先进行了舰艇编队通信演练、运动演练两个课目。15时30分,各参演舰艇又开始补给演练。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境外与外国海军进行补给演练。

三国海军海上联合演习的重头戏是搜救演练,于10月3日上午8时举行。搜救演习进行了两小时30分钟,获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习中,我国某型搜救直升机第一次公开亮相。

“昆仑-贺兰07砺剑”实兵检验性演习

2007年秋冬之交,兰州军区某集团军代号“昆仑-贺兰07砺剑”检验性演习在大西北开演。为期两个多月的演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军师旅团四级联动网上战役推演,第二阶段是集团军全员全装实兵检验性演习。据悉,这是解放军首次整集团军建制高原、戈壁沙漠地形检验性演习。某集团军所属部队,远程机动数千公里,演习在昆仑山和贺兰山两个演习场同时展开。

参演部队在机动途中就遇到了导演部设置的种种难题。贴近实战、从难从险,实战化导调正是此次演习的亮点之一。

无形的战场也在空中展开。集团军请来了高技术部队,营造出复杂逼真的电磁环境,强电磁攻击迫使参演部队使出浑身解数实施抗击。

高原演习场上,多兵种组成的合成战斗群对各类新型装备和主战装备进行了射击效能试验,某型火炮首次在海拔4500米以上进行实弹射击,某型导弹实射成功并实现自我保障。(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