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曼哈顿还有多远?
[ 2007-12-28 15:26 ]

《北京CBD》:您今年五月份出访曼哈顿,并与曼哈顿建立了友好关系,曼哈顿对您触动最大的是什么?

陈刚:纽约曼哈顿是当今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和曼哈顿确立了姐妹区的友好关系。几次交往,纽约曼哈顿区区长费茨女士也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世界金融中心等都集中在曼哈顿,仅华尔街就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联邦储备银行、摩根、纽约银行、高盛公司等一大批金融、保险机构的聚集使得曼哈顿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今年五月份,我在曼哈顿有个讲演,我说曼哈顿是什么?曼哈顿是世界的CBD,世界上所有的精英公司基本都落户曼哈顿,并且把他们的全球总部也设在这里。曼哈顿以总部和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已经不仅形成产业链,而是形成了产业网,产业集群。曼哈顿的功能特点很清楚,金融业和金融控制中心、金融服务业是国际CBD的共同特点,这也是我们建立CBD的一个初衷。

CBD不是房地产概念,北京CBD的定位是以国际金融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各界现在可能有一个误区,一说CBD就想到塔吊和施工工地,CBD现在处于规划建设阶段,但是CBD最终不是盖起一堆办公楼和住宅楼,她是产业集群的概念——是以国际金融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这是我们给CBD的定位,这也是世界上所有CBD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北京CBD》:您认为北京CBD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我们和曼哈顿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陈刚:北京CBD和曼哈虽然结成了姐妹区,表面是姐妹关系,但我们刚三岁,人家已经建设120年了,是老祖母了。曼哈顿在硬环境、软环境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尤其在交通体系上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尽管也存在交通拥堵问题。在软件管理上我们差距很大。

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北京CBD属于“优生优育”,我们经过了科学的规划后才把CBD推出来,而目前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发展。同时“孩子”生下来后,我们给她足够的营养,把别的城市CBD的宝贵经验引进,我们和世界重要城市的CBD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打算在三年内和世界主要CBD城市都建立友好关系,甚至建立一个国际CBD的CLUB(俱乐部),互相交流经验。

从北京CBD的现状看,发展趋势非常好。主要项目进展比较顺利,一批跨国公司现在都向这里聚集,包括金融、保险业的一些机构,而且特别是有一批跨国公司的总部都选择了这个区域。所以从未来发展看,她将是北京市国际金融业和跨国公司最为集中的区域。

《北京CBD》:我们发展国际金融业的基础是什么?

陈刚:曼哈顿的金融业为何如此发达?是因为依托现代服务业。国际金融业不是建立在简单的制造业集群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服务业更需要金融业的支撑,比如说国际贸易。对外贸易需要银行业的支撑,需要证券业,国外的期货市场信息与交易必须要掌握。现在市场风险最大的不是在工厂里面,而是在运输、交易过程中。这些业务都是需要金融业支撑的。曼哈顿金融业最发达,但曼哈顿有制造业吗?没有。

《北京CBD》:我们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陈刚:从外在因素来看,今年12月11日北京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这是我国加入WTO的一个承诺。现在很多外资金融机构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开始准备从事人民币业务,这是市场准入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另一方面,这些金融机构需要两类支撑我觉得北京基本上都具备。

第一类支撑就是市场。国际金融机构到北京来发展,一定是和他的客户相关联,是跟着客户来的。在朝阳区设立总部的这些跨国公司,都是这些银行的直接客户。很多投资性公司,并非只在北京设立,也要在全国各地设立地方公司,但总部在北京,就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撑。一些国字头的大企业总部也都在北京。这些企业群的形成,已经形成了国际金融业进入的市场。不仅仅是这些企业群,这些年来形成的联系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中介服务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前一段时间高特律师事务所进入CBD,它是在中国境内最大的外资律师事务所。这样的机构在北京的业务是非常好的。换句话说,国际金融机构入驻北京CBD的话,市场条件是具备的。

第二个具备的条件,就是政府所给予必要的硬环境和优质的软环境服务。包括企业入驻,从注册到拿到营业执照过程中给予的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资讯的了解、社会执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一系列的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北京市和朝阳区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国际金融机构如果入驻北京,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氛围。朝阳区的服务业占到百分之七十三,而且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在上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朝阳区在发展国际金融业方面的后发优势更明显。所以我认为从市场现状看也好,从发展潜力看也好,在北京在朝阳区发展金融业是有很大优势的。

《北京CBD》:我们该如何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入驻?推进北京CBD的国际化?

陈刚: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无外乎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硬环境的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绿化等方面;另一方面是软件方面,就是政府服务平台,比如企业的资信平台,企业的相互的关联支撑体系。我们朝阳区特别对金融企业入驻CBD有一些特殊的鼓励政策,这样通过政府的引导,形成一种行业的聚集,而这种聚集通过市场的作用使他们形成一种合理的配置。

《北京CBD》:许多跨国公司都非常关注CBD下一步的发展,你能谈一下这方面的计划吗?

陈刚:我们必须研究现在CBD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问题,交通问题不解决好,现在CBD就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这个事情政府毫无疑问是第一责任人。我们对CBD这个区域进行了总体的交通规划。到2007年底,我们将提前实现CBD的交通规划,大概90%的交通功能都将实现,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快于其它功能实现的步伐。所以现在一大批的道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支路都在建设之中,尽管未来几年CBD的交通问题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另外,我们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说到CBD概念,映入脑海的往往就是高楼耸立,水泥森林。但随着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更多了。所以对于CBD的生态、绿色、人文,我们有更多的考虑。CBD的规划当中有四大板块的绿地,明年第一块超过万亩的绿地将建成。

再有就是CBD的地下空间的连接。我在曼哈顿考察时看到,由于曼哈顿建得太早了,不具备连通地下的功能。但是,如蒙特利尔、东京一些新型的CBD都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沟通,香港楼宇交通很多都是通过二层连廊实现的。现在北京也准备这么做,使交通更加人性化。(来源:《北京CBD》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