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立:中美战略对话有利预防危机 作用未尽显
[ 2008-01-17 09:3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将于17日至18日在中国西南部城市贵阳举行。16日,美方对话代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抵达北京。参加此次对话的中方代表为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昨天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中美战略对话虽不是解决中美所关心的核心问题的场所,但其对话、沟通、协调功能仍相当重要。

沈丁立表示,据他观察,自2005年8月举行首次对话以来,中美战略对话虽然在促进沟通和达成共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直没有成为解决或促进解决中美间核心问题的平台。

他认为,牵动中美关系的最重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经贸关系,一个是台湾问题。在经贸问题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进行了3次,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9.94%,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一路下降。

但在中美间最复杂、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政治对话的功效未能有效体现。沈丁立说:“在台湾等问题上,中美战略对话的作用未能有效释放,这当然也同中美间存在多种沟通渠道有关。”

沈丁立表示:“目前,中美关系已进入成熟和结构性稳定期,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间有互通电话,两国互在对方派驻有庞大的外交团队,两国外长也可以不定期在国际场合会晤,因此,这种副部长级的战略对话就稍欠力度,无法超越沟通和传话的层面。当然,这不是说,这种沟通和对话不重要。”

“中美战略对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对危机进行预防和管理,以及对对方战略意图进行摸底。”沈丁立表示。

·回顾:半年来中美热点问题不断

据报道,内格罗蓬特已于16日抵达北京。当天,他会见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随后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举行会谈。

17日至18日,内格罗蓬特将和戴秉国在贵州省省会贵阳举行战略对话。这也是中美战略对话首次在两国首都以外的地方举行。

自2005年8月以来,中美每半年举行一次副部长级战略对话,上一次中美战略对话于2007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

自上次战略对话以来,中美间热点问题不断。去年9月,美国宣布拟向台湾地区出售12架P-3C型反潜巡逻机和3架整机零件,以及144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遭到中方坚决反对。

11月,美方再次表示,拟向台湾地区出售3套“爱国者-2”型反导设备升级系统及附属设备,总价值近10亿美元。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这是美方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的错误信号,中方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力。

 几天后,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未能停靠香港进行补给后,公然穿越台湾海峡驶向日本,期间还派出预警机升空飞行,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沈丁立说,虽然中美间其他正常军事交流不断,如11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12月中美国防部副部长级防务磋商在华盛顿举行等,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传递错误信号的做法还是令中方无法接受。

他表示,这些事件使中美关系受到了一些干扰和损害。因此,此次副部长级战略对话,就显示出其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双方从战略角度出发,就中美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坦诚交流与磋商,可起到增进了解、扩大共识的作用。

·前瞻:双方将讨论朝核伊核问题

在中美战略对话举行期间,中美两国共同参与解决的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也在发展,如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15日说,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德国六国外长下周将在柏林举行会议,讨论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问题。

麦科马克说,六国外长将讨论旨在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第三个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内容,以及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策略问题。美国情报机构上月公布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就停止了核武器项目,迄今也没有重启核武器项目。尽管如此,美国依然表示将继续对伊朗进行制裁。

在朝鲜核问题上,朝鲜也未能完成去年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达成的共同文件的规定,即朝鲜在2007年底之前对其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

美国助理国务卿、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已于1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讨论了相关问题。

沈丁立说,这些都是涉及中美两国利益的问题,相信双方会在此次战略对话中进行磋商。

·专家观点:战略对话有利于预防危机

沈丁立表示,据他观察,自2005年8月举行首次对话以来,中美战略对话虽然在促进沟通和达成共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一直没有成为解决或促进解决中美间核心问题的平台。

他认为,牵动中美关系的最重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经贸关系,一个是台湾问题。在经贸问题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进行了3次,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9.94%,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一路下降。

但在中美间最复杂、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政治对话的功效未能有效体现。沈丁立说:“在台湾等问题上,中美战略对话的作用未能有效释放,这当然也同中美间存在多种沟通渠道有关。”

沈丁立表示:“目前,中美关系已进入成熟和结构性稳定期,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间有互通电话,两国互在对方派驻有庞大的外交团队,两国外长也可以不定期在国际场合会晤,因此,这种副部长级的战略对话就稍欠力度,无法超越沟通和传话的层面。当然,这不是说,这种沟通和对话不重要。”

“中美战略对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对危机进行预防和管理,以及对对方战略意图进行摸底。”沈丁立表示。

·新闻背景:四次对话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

2005年8月,第一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这是中美建交以来双方首次举行此类高层定期对话。

第二次战略对话于2005年12月在华盛顿举行。双方一致认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以建设性的态度看待和认识对方十分重要,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领域不断增加,两国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

第三次战略对话于2006年11月在北京举行。双方表示,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两国发展健康稳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意义重大。双方一致认为,中美战略对话有助于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拓展合作,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于2007年6月在华盛顿举行。(来源:新闻晨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