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夜间火力打击演练因保障困难失误频频
[ 2008-01-18 09:48 ]

解放军二炮部队导弹夜间发射[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年来,第二炮兵某旅注重通过剖析和反思演练“败笔”,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有效地促进了战斗力提升。2007年,该旅被总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夜训演练为何出现失误 险难课目不能挂“空挡”

一次实兵实装检验性演练,部队受命完成夜间火力打击任务,但因夜训组织复杂,保障困难,部队平时训练较少,导致演练失误频频,成绩不佳。

对此,旅党委提出:惟有平时多练,战时才有胜算,险难课目绝不能挂“空挡”。他们调整训练计划,不仅要求完成夜间防空袭、防突袭、防核生化袭击等常规课目,还要求完成夜间微光操作、转换阵地发射等高难课目,部队夜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不仅如此,他们还逐一分析梳理险难课目,逐一加以巩固提高。翻开该旅近年的训练计划表,记者发现,他们每年的训练课目都向更新、更难、更贴近实战的方向转变:实装操作穿插战术课目,装备拉动全程电磁干扰;深山老林、雪域高原、戈壁大漠等复杂陌生地域环境的施训课目明显增多;夜间机动演练次数增加,山体滑坡、桥梁冲毁等灾害情况进入战备预案……

·实地与地图为何有误差 战场拒绝“想当然”

去年秋天,某发射营前往预定地域隐蔽待命。到达后,却发现地图上的“理想发射场地”难以容纳人员装备充分展开,且地形不利于伪装。无奈,该营只得另行选址,延误了发射时间,影响了整体部署。

为啥实地情况和地图相异?这一误差引起旅党委高度警觉:靠“想当然”打仗,必将付出惨重代价。他们就此组织研讨,摸索出一套“室内拟案、现场审案、演练定案”的科学方法。“室内拟案”,依照实战标准搞好顶层设计,上下互动拟制方案,实现纵向层次贯通、横向要素融合;“现场审案”,结合人、装、弹、地、通等实际情况,现场勘察、精确计算,审定方案,确保地图和实地统一;“演练定案”,利用战备训练、合成演练和实弹发射等时机,进行检验完善,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修订。

战备预案的动态化、精确化和实战化显现威力。前不久,该旅组织战备值班演练,2个发射梯队一路躲避空袭,快速机动,科学选址,巧妙伪装,占领阵地,火力突击……面对复杂“敌”情,均做到了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圆满完成了20余个课题的演练任务。

·优秀发射单元为何出局 实战要求官兵素质“扩容”

一次综合演练,该旅2个多次成功执行发射任务的优秀发射单元,因处置情况不当,被判不及格,不得不中途“出局”。

分队指挥员不服,找导演部讨说法。考核人员将演练过程回放后,指挥员心服口服:躲避“敌”卫星侦察,分队只进行简单疏散隐蔽,连车辆都未熄火,被红外探测器“看”得一清二楚。

优秀发射单元“掉链子”,旅党委分析认为,关键还是要提高官兵的信息化素养。他们制定了一套首长机关、分队指挥员和发射号手等各层各类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考评方案,分阶段进行“知识扩容”。此外,还开办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知识等培训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对各级指挥员和重要号手,实施资格认证制度。在基层号手中开展一专多能活动,培养复合型士官。

素质扩容、能力升级成为新“时尚”。基层书架的信息化知识书籍多了,想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官兵多了。目前,全旅“三支队伍”配套率、合格率达93%,形成了“旅有专家、营有技术尖子、发射单元有骨干”的格局。(来源:解放军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