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卡斯特罗是钢、是铁、是火
[ 2008-02-25 10:2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采访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宋晓平 参与了即将发行的卡斯特罗自传的中文版翻译工作。

古巴百姓的思想活了

问:您觉得这么多年来,古巴的变化大吗?

宋:我自己一共去过3、4次古巴。第一次是在1987年,我去古巴留学就读世界经济专业。最后一次去是2000年,参加在古巴举行的全球化与发展大会。

1987年到1988年时,正是苏联东欧剧变前夕。古巴领导人对此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开始了纠正错误和不良倾向的运动。当时,古巴老百姓思想贴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比较传统。

2000年时,古巴老百姓的思想更活跃了,也会考虑增加收入等问题,古巴人的衣着也更多样了。

上世纪80年末的苏联和东欧剧变对古巴发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是古巴通过实行灵活的政策,比如允许自由市场、允许美元流通、允许企业有更多自主权等手段,克服了外部的冲击。在古巴,人们不把这些叫做“改革开放”,而是“完善社会主义”。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古巴的经济恢复得已经和苏东剧变前差不多。

卡斯特罗的握手如同电流

问:您个人对卡斯特罗有何看法和评价?

宋:我2000年参加全球化与发展大会时见过一次菲德尔·卡斯特罗。当时,我有幸与这位伟人握了手。他头发和胡须已花白,但神采奕奕,动作有力,一接触他的手,便感到他坚定果敢的性格犹如一股电流,震撼和冲击着我。

关于卡斯特罗,西方媒体大多是负面报道,而我对卡斯特罗却很钦佩。首先,他有强烈正义感,有献身精神。其次,他对腐败分子惩罚十分严厉,无论他们位居高官还是亲朋好友,决不留情面。

第三,他是个有抱负的人,这使得他的事业和行动范围超出了古巴,着眼于拉丁美洲和全世界。我和同事们都很认同这一点:“如果卡斯特罗生长在一个拉丁美洲的大国,会更有作为。”

第四,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他在攻打蒙卡塔兵营失败被捕并受审判时有句名言“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至今传为美谈。

第五,他形象亲民。卡斯特罗常被西方评价为“冷血人物”。其实他对古巴人民充满感情,常深入基层,连普通企业领导人的名字他都背得出。

第六,他有解决危机的非凡能力。1990年苏东剧变,很多人认为古巴也撑不下去了,在美国的古巴流亡分子甚至认为当年就能回古巴过圣诞节。而卡斯特罗带领古巴克服重重危机,生存发展起来。卡斯特罗先后与10多个美国总统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斗争,都没被搞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