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牌大学富可敌国 中国高校贫富分化渐显露
[ 2008-02-28 08:54 ]

把钱用在刀刃上

“私人捐助对于大学来说,一是意味着与校友之间的互动相当融洽,校友对母校有着留恋和热爱之情。第二,校友为母校提供帮助,让母校能够名扬四海,自己也能够继续以母校为荣。”卡里·纳尔逊说。同时他也挑明了美国人为高校捐款的心态。但是,以他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也对这些高校提出了批评:“现在该是这些高校反省的时候了,想想他们能够为社会再多做一些什么贡献,比如减免在校大学生的高额学费。”

哈佛大学发言人约翰·郎伯瑞克(John Longbrake)在回应这些言论时,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这些高校之所以能够收到捐助,是因为我们在各种科学研究上,为社会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在常人看来,这些数目巨大的捐款已经变得有些烫手了,不过这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历来能够娴熟地应对这些言论和批评。斯坦福大学人际资源研发团队的副主任马丁·歇尔(Martin Shell)说:“不可否认,我们的确收到了大量的捐款,但那是分别来自56000笔数目不等的个人捐助,很多人捐助的数量不过是100美元,甚至是10美元。”他认为这些捐助是聚沙成塔的结果。

尽管收到捐款的数量多得让人不得不妒忌,但是马丁·歇尔说,得到捐助还是第一步,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捐助,才是关键的关键。如果要得到长久的支持,还得“放长线,钓大鱼”,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我们很明白,那些捐款人把钱给我们,是因为他们由衷地希望我们把这些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他说,“即使是10美元,我们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很多收到上亿美元捐款的大学表示,他们会利用这些捐款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