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新型驱逐舰演练中发动31次对潜攻击
[ 2008-02-29 09:5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月20日上午7点,黄海某海域,海面战舰驰骋,水下潜艇游弋。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一支由6艘舰艇组成的编队正高速机动突破潜艇威胁区,在指挥舰112舰起降平台上一架舰载直升机已蓄势待发,他们新春后首次海上训练在舰机协同反潜科目中拉开序幕。

“方位××,距离××,发现不明金属回波。”声纳号手段雷的报告顿时让指挥所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单横队,航向090,航速××节。”编队指挥员立即调整舰艇航向组成反潜队形,同时加快航速机动至潜艇鱼雷射程之外。

几分钟后,声纳听音员再次报告,发现潜艇主动声纳信号,看来这只隐蔽的海鲨要抢先出手了。舰艇编队一边加强对潜观察瞭望,一边采取高速曲折运动,不停变换航向以摆脱潜艇威胁。1号舰艇还相继投放了4枚深水炸弹以规避鱼雷攻击。

编队突破潜艇威胁区后,立即调整航向航速缩小横队间距抵近潜艇出没海域,并派直升机前出侦察攻击。战鹰听令凌空飞向目标海区,时而快速机动,时而悬停投放拖曳声纳,呈之字形展开点水搜索,各种情报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至海上指挥所。

“在我方位××,距离××链处探测到可疑目标。”40分钟后,直升机发现目标。

“继续保持声纳接触,实施直升机鱼雷攻击。”指挥员下达攻击命令。几分钟后,一枚鱼雷从直升机外挂架上脱落,滑入水中,点火扑向可疑目标。这时,潜艇似乎嗅出了危险的信号,突然对编队实施强烈的信号干扰,不断制造假目标。同时,利用水温负梯度现象,紧急下潜减弱回波,目标信号瞬间消失。

从水面特征判断潜艇未被击毁,海上指挥所下达指令:“各号继续加强观察瞭望,准备再次攻击。”指挥员魏钢走出航海驾驶室,凝望着平静的海面,似乎看到了这平静背后隐藏着的危险对手。针对此次对抗,他们在年前就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反复修改了攻击方案,召开出海协调会后,魏钢支队长还挤出晚上时间为近200名反潜部门官兵进行了《单舰和编队搜攻潜的操作方法》专题授课,强化参训兵力的技战术素养。

舰艇编队依据目标运动要素调整队形,不断向潜艇出没位置推进。“主动声纳开机,搜索扇面左右舷90到0度!”随即,各艘战舰声纳几乎同时发出尖锐的金属撞击声。由于编队中四部同型声纳首次同时使用,各舰通过变换舰艇间距、声纳工作方式、工作量程等手段,有效减小相互间的干扰。随舰出海的黄志强业务长告诉笔者,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首先要解决好编队内部电磁兼容的问题。一时间,直升机与战舰对目标海区按照既定战法形成包抄之势,空中战鹰盘旋点水,水上舰艇分区搜索,一步步逼近水下目标。

“方位××,距离××,发现目标。”1号舰率先传回目标消息,就在编队准备大施拳脚的时候,声纳却突然出现高压不稳的故障。电工班长张远洋立即赶到现场排查故障,凭借丰富的经验不到五分钟便将问题解决。

声纳迅速开机搜索,数分钟后直升机与1号舰几乎同时捕捉到可疑目标。

“1号舰自行鱼雷攻击,直升机引导其他5条舰攻击。”指挥员立即下达编队打击指令。

在1号舰作战指挥室内,此时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各种侦察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到编队指挥所,不断闪动的综合显控台前,舰长王海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不时果断地下达着一道道口令,水兵们头戴耳机,轻击键盘发出一道道程序指令……战斗气息弥漫开来。在声纳听音室,听音员指着显示屏上用方块套住的绿色柱状目标,“这就是潜艇!”

“鱼雷对潜攻击,左舷4号管,定深×米,打击目标。”“发射!”随着舰长一连串口令,鱼雷入水逐浪扑向目标。这时,其他各舰也开了火,数枚火箭弹、深水炸弹砸向目标,海面上沉闷的爆炸声不绝于耳。不久,直升机上传来目标被摧毁的消息。

随后,舰艇编队又与前来增援的潜艇展开了殊死搏杀,6艘驱护舰、4艘潜艇、1架直升机在春寒料峭的海面上搅起阵阵练兵热潮。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半,潜艇鱼雷攻击、直升机鱼雷攻击、单舰与直升机协同反潜、编队与直升机协同反潜等科目轮番上演,舰潜机一直处于紧张的协同训练状态,仅某新型驱逐舰就一口气完成了31次对潜攻击。

编队指挥员魏钢告诉笔者,协作区训练模式给舰、潜、机等部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联训平台,协作层次不断提升,协作制度更加规范,各方互为保障、互为条件、互为对手,攻得真,防得实,训练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