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
[ 2008-03-13 22:2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3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做客中国日报网站,就如何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传统手工艺以及“京剧进校园”等一些热门话题接受了独家专访。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周部长举的例子都是高雅的。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较俗的、民间的文化,这些文化的传承作为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周和平:应该说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中国精英文化的来源,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方式。因为往往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完全进入庙堂的东西,生命力不旺盛。比如说《诗经》,大量的是民间的诗歌整理了以后成了《诗经》,包括历代的民间的作品,都是有深厚的民间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虽然有的是以物的形式来存在的,有的是以某一种艺术形式来存在的,但是它的理念还都渗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说戏曲,中国传统的剧本可以说都是教人向善的,都是讲仁义礼智信,这不是很好的传承形式吗?而且用王国维的话说,用歌舞讲故事。所谓的戏曲就是用歌舞讲故事,用艺术的形式,用歌舞讲故事的形式来举教化,这种中华民族的美的东西让人学到了。为什么很多的观众可以跟着演员喜怒哀乐。实际上都是要弘扬优良的东西。批评的都是丑恶的东西,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教化形式。

所以现在讲戏剧很多人讲观众少。为什么说舞台底下是老年人多,戏剧往往是如此,生活阅历越丰富的,越爱看戏。好多人跟我这么反映,对它青年人可能不理解,我觉得这是一个培养的过程。有一次我参加京剧进校园的大学生的座谈,有几个学生谈的非常好,他说中国的传统戏曲让我收获最大的不是学了唱腔,收获最大的是告诉我怎么做人。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所以这种效果肯定比念报纸的好。一场戏可能给他终身的印象。

主持人:您自己有哪方面的兴趣爱好呢?您纯粹的个人兴趣哪几项是您最大的爱好?

周和平:我的爱好不太多,我比较喜欢读书,比较喜欢看传记类的东西。再一个我比较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到了文化部工作了以后,逐步的接触了戏剧,原来我对戏曲也不太感兴趣。现在,我几乎对所有的戏曲都感兴趣。我觉得它有思想,再一个各种戏曲都有不同的表演形式。非常的美,从灵魂上是一个熏陶和精华。而且通过看戏,让你悟出了深刻的道理,有厚重感。

我不应该说这的话,不太爱看的是舞蹈,因为是肢体语言。

主持人:您在全国各地肯定考察过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哪项或者是哪几项是您完全没有想到,而给您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周和平:应该说很多。比如说侗族大歌,这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合唱独声部的合唱,而且张口就有调,这个特点,连西方高级的唱诗班都叹服的。有的是不识字的,有的是上小学的时候,更不识谱。张口就有调,是非常奇特的。

再比如说蒙古族的呼麦,也是很奇特的,一个嗓子可以发出两个声音来。这真的是感到很吃惊。另外一个是昆曲,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比如说《牡丹亭》在北京演出,我是连看了三场,三天演完的,差不多9个小时。我觉得是非常美的。而且我为汤显祖这种浪漫主义深为佩服。那个时候可以写出这么好的本子。昆曲大家听起来很遥远,是古老的戏种,同时本子也是元代的本子,但仍然是魅力四射,这么吸引人,这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比如说山西的陈醋。完全是微生物发酵,这种醋跟大工业生产出来的是没法儿比的。这个醋的营养价值,通过酿造的过程一遍一遍的展现了出来。醋先变成酒,酒再变成醋,整个的发酵过程,一环都不能少,它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才实现的,非常好。所以中华民族的东西,很多我们还认识不到它的珍贵的价值,下一步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要加大普查力度。让这些珍贵的东西,不被淹没。同时也不让它随着时代流失掉。至少有的东西要把它记载下来。有的东西要把它传承下去。它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社会,也可以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现在,就是要怎么样处理好合理利用和加强保护的关系。能够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能够更贴近、更密切。这是需要靠社会、以及整个民族的力量来把它保护和传承下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