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在塞内加尔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 2008-03-19 09:0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塞内加尔北方波多尔省吉亚村水稻种植培训中心的示范田里,当地许多农民簇拥在田埂上,聆听中国专家介绍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在平整的示范田里,20多名参观学习的农民一字排开,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插秧。这是中国援塞水稻种植培训中心主任郑政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照片上所展示的情景。

郑政18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已是该培训中心的中国专家在当地举办的第12场水稻栽培技术培训了。该中心至今已培训了500多名当地农民,并让他们实地参观了由中国专家亲自种植的示范田。

郑政介绍说,在塞内加尔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水稻技术交流,是中塞两国农业技术合作的重点。半年多来,5位来自中国湖北的水稻专家在认真调查、仔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塞内加尔河流域的水稻生产意见,并确定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培训计划。

首先是以波多尔省培训中心为平台,在10多公顷的耕地上,进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和水稻高产栽培示范。据了解,中国专家组已在波多尔地区水稻种植实验田里播种了3种中国高产杂交水稻以及当地的“108”号常规水稻,目前稻种均已出苗,长势良好。中国专家将通过比较技术取得这些稻种的生长数据,并选出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其次是到水稻产区进行现场指导,已确定指导范围包括波多尔省的2000多公顷水稻种植区域。当地稻农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已播种13公顷水稻;第三是广泛地与当地专家、官员进行水稻种植技术交流,介绍中国的水稻高产种植方法和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

他说,为了取得良好的技术合作与技术培训效果,5位中国专家坚持田间示范,现场指导;课堂培训讲解采取投影教学,图片生动、数据真实、文字具体,较好地克服了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使当地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同时,中国专家连续多日在4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亲自整地、插秧,手把手地指导,受到当地农民的称赞。

波多尔地区位于灌溉条件较好的塞内加尔河流域,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地面积达24万公顷,但目前仅有5万公顷土地得到开发。如果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将使该国基本实现大米自给。

塞内加尔是大米消费大国,每年需求达90万吨,其中60万吨从亚洲国家进口,政府为此花费500亿非洲法郎(约合1亿美元)。(来源:新华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