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
[ 2008-03-31 16:1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阿拉木图(Alma-Ata)是北京奥运(搜吧)会火炬传递的第一站,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4月1日抵达该地,传递活动于4月2日进行,这是历史上奥运会火炬首次经阿拉木图传递。在别人眼中,阿拉木图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让我们用文字带领您去领略那里的独特魅力。

“苹果之城”

在哈萨克语中,阿拉木图就是“盛产苹果的地方”或“苹果城”的意思。因此,阿拉木图有“苹果之城”的美誉。

阿拉木图历史悠久,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阿拉木图市是哈萨克斯坦前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阿拉木图州首府。它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海拔650-950米。人口114万(1995年)。居民中以俄罗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萨克、乌克兰、鞑靼、维吾尔等族。阿拉木图市原属中国,1854年被沙俄侵占,曾名韦尔内。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因盛产苹果于1921年改称今名(哈萨克语意为“苹果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它成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由于阿拉木图地处边疆地区,城市扩展余地有限,1994年哈萨克斯坦决定迁都。1997年12月10日,阿拉木图由昔日的首都变成一个直辖市。

金融文化中心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金融和文化中心。近些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让阿拉木图迎来黄金发展期,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让人心动的是阿拉木图在追赶现代化的同时,拒绝了污染和烟囱,排斥了大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到处呈现出和谐宁静的气氛。阿拉木图市在哈金融服务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全国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总部、大部分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公司、中央银行、证券交易所都设在该市。按照市政当局的发展规划,阿拉木图要按国际标准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建成最具便利条件的商业城市,同时也是理想、安全的休闲城市。

市内设有15所高等院校,还有科学院、博物馆、歌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植物园、体育场和展览馆,以及现代化的旅游宾馆等,这些建筑物把哈萨克斯坦的民族风格与现代化美学融为一体。市内的东正教大教堂是世界现存的第二高木结构建筑。

绿色覆盖率

阿拉木图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绿色覆盖率超过70%的城市之一,这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市内公园和果园星罗棋布,大、小阿尔马廷卡河傍城而过,而郊外还有大片大片的绿地和防护林。春夏秋三季,无论你驻足于哪一片住宅区,都是绿树环抱,林木苍翠。能拥有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并非完全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就绿都,需要有多么超前的绿化意识。是市民们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缔造了绿色文明。阿拉木图人深受绿都的恩惠,人们依靠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市民们又十分关爱自己的家园,懂得珍视绿色文明,精心呵护城市的一草一木。公园和林地统一管理,没有人可以私自砍伐一棵树木,未经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在绿地搭建房屋。

历史气息弥漫整座城

阿拉木图是一座崇敬历史名人的城市。市内众多的名人雕像、名人纪念碑、名人故居或以名人命名的街道广场,不仅给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和历史名人相伴,好像生活在他们中间。在阿拉木图众多公园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被纪念者的浅浮雕头像、名字和生卒年月。位于市中心的28烈士公园,石碑上镌刻着28位在二战中第一批阵亡的哈萨克斯坦英雄的名字和生卒年月,长明火前四季鲜花不断。

体育

阿拉木图市是国家最大的体育中心,有5座体育场,麦迪奥高山滑冰场,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滑冰比赛,而钦布拉克高山滑雪场更是吸引了世界一流的滑雪健将,有许多运动员和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奖者在阿拉木图市训练和工作。当地人最喜欢的还是到著名的“麦迪奥”高山滑雪场游玩,那里具备完备的训练设施,曾是前苏联国家冰雪运动队的重要训练基地。(来源:腾讯体育)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