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中长期伙伴关系很重要
[ 2008-04-22 09:0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4月24日至2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将率领9位欧盟委员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欧盟驻华代表团透露,欧盟方面此次将与中国政府重点就“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对话;而来自布鲁塞尔的消息则显示,欧方此次还将就欧盟对华贸易赤字以及其他经济问题与中方展开高层磋商。

据悉,9位随巴罗佐访华的欧盟委员分别是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迪马斯,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皮耶巴尔格斯,负责科学研究事务的委员波托奇尼克,负责对外关系事务的委员费雷罗-瓦尔德纳,负责贸易事务的委员曼德尔森,负责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事务的委员米歇尔,负责就业、社会事务和公平机会的委员什皮德拉,负责消费者保护的委员库内瓦,负责税务和海关联盟事务的委员科瓦奇。

希望获得“中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承诺”

气候变化是巴罗佐此次访华的一个重要议题。根据欧盟方面的资料显示,中国在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欧盟认为,这一地位无疑将在未来几年中得到确认和强化。因此,欧盟委员会相信,获得“中国关于抗击气候变化的承诺”至关重要。

为响应欧洲委员会于2007年1月提出的建议,所有的欧盟成员国都已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或者在达成的国际协议框架下达到30%。他们还保证到2020年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至20%,并将能源效率提高20%。欧盟还呼吁国际社会到205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这是目前最积极的全球长期减排目标。

欧盟认为,以中国、印度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而中国方面则主张是:不应给发展中国家强行设置减排义务,并希望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提供资金或技术帮助,特别是可以设立一项基金,加速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在贫困国家的推广。中国的提议得到了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积聚的主要责任在于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民间消费行为,而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估计,为适应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每年要花500亿美元。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应被迫为并非他们导致的气候变化来埋单。

中国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出自己的努力。过去15年来,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47%,在2010年前还要再提高20%。中国在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比重,并增加植树造林,过去15年里已人工植树8亿亩,成为世界上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并准备在今后若干年里在6亿亩荒山荒地上造林。

启动“中欧高层经贸会谈机制”

巴罗佐主席此次将分别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与中方共同启动“中欧高层经贸会谈机制”。该机制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于2007年在中欧领导人北京会晤时得以确定。这一机制将为解决在华欧洲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新途径,尤其是在投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此外,2007年,欧中贸易逆差上升至1342.3亿欧元,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贬值超过2%,贸易赤字问题让欧盟倍感压力。去年11月,欧元区3位最重要的决策者,欧洲央行行长、欧元区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和欧盟货币事务专员一起造访北京,首次就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同中方展开高层双边磋商。今年2月下旬,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再次访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商讨建立中欧高层经贸机制的问题。近日,巴罗佐再度指出,货币“无秩序”的波动不受欢迎。

话题将涉及“西藏”和“奥运”

据欧盟驻华代表团透露,此次中欧高层会谈也将涉及有关人权和言论自由等问题。欧洲委员会强调,在这些问题上,欧委会一直同中国保持着开放的对话,近期在西藏发生的事件使双方更需要进一步讨论。

展望将于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巴罗佐主席重申欧盟-中国的长期伙伴关系对于保证双方的稳定和繁荣都至关重要。(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